糖尿病的并發癥狀有哪些? 糖尿病不可不查8項檢查
我國糖尿病人的數目在不斷攀升。糖尿病專家呼吁,只有讓糖尿病人真正認識到監測血糖的重要性,學會依照血糖的變化合理飲食、運動、用藥才是遏止我國成為糖尿病大國的當務之急。有些人特別是老年人,患了糖尿病但其臨床癥狀卻很不典型,因此很容易被忽視而延誤病情。但是只要我們仔細觀察,就可以發現糖尿病的蛛絲馬跡。
糖尿病的并發癥狀有哪些?
1、陽痿:男性糖尿病患者并發陽痿率可高達40-60%。所以平常性功能正常的男性,如果一旦出現了陽痿,有可能是患上了糖尿病。
2、排尿困難:男女糖尿病患者早期常有排尿困難癥狀,除男性因前列腺肥大引起外,應考慮糖尿病的可能。
3、女性上體肥胖:醫學專家測試證明:女性腰圍與臀圍之比大于0.7-0.8,上體明顯肥胖,是患糖尿病的特征之一。
4、分娩巨嬰:孕婦分娩出體重4000克以上的巨大嬰兒,并有多次自然流產或死胎的病史。
5、周圍神經炎:表現為肩部、手足麻木,身體有灼熱感或蟻走感,跟腱反射減弱或消失。
6、間歇性跛行:走路常感下肢疼痛難忍,不能繼續行走,有時有手掌攣縮現象。
7、菱形舌炎:舌體中央的舌乳頭萎縮,表現為局部無舌苔覆蓋的菱形缺損區。
8、低血糖:病人出現多汗,尤其是局部出汗多,饑餓、頭昏、心慌、易激動并反復發作。
9、皮膚病:全身皮膚瘙癢,特別是女性的陰部瘙癢更明顯。皮膚易生癤、皰,傷口和皮膚感染愈合慢。
10、眼疾:患者視力減退,視覺模糊,或出現白內障、青光眼,但發展很快。
11、呼吸異味:病人呼出爛蘋果似的氣味,重者連汗液、淚水都有類似氣味。
12、嗜糖:患者常有空腹嗜吃甜食的習慣。
13、疲勞感明顯:病人倦怠、乏力,即使處于休息狀態,身體也感到十分疲勞。
14、糖尿:排出的尿液有大量的泡沫,且長時間難以消失。如將尿液灑于地面,干后發白,并可引來蟻蠅。
15、遺傳因素:家族中有患糖尿病的人。
糖尿病的8項檢查
血糖:包括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時血糖。空腹血糖(FPG)是指隔夜空腹(至少8~10小時未進任何食物,飲水除外)于早餐前采血測得的血糖值,主要反映基礎胰島素分泌功能。餐后2小時血糖是進餐后兩小時采血測得的血糖值,反映的是胰島(細胞的儲備能力(進餐后(細胞分泌胰島素的能力)。空腹血糖≥7.0毫摩/升和/或餐后2小時血糖≥11.1毫摩/升,可診斷為糖尿病。空腹血糖在6.1~7毫摩/升為“空腹血糖異常”(IFG),餐后2小時血糖在 7.8~11.1毫摩/升為“糖耐量異常”(IGT),IFG和IGT屬于糖尿病前期,是糖尿病的“后備軍”,應引起高度重視并及早干預。
尿糖:正常人尿液中只含有微量葡萄糖,尿糖定性檢查呈陰性;當血糖增高到一定程度(≥9~10毫摩/升)時,尿糖定性呈陽性。通常情況下,尿糖可以反映出血糖的水平。需要提醒的是,尿糖有時與血糖并不完全一致。比如,病人有腎小動脈硬化等腎臟疾病時,腎糖閾增高,即使血糖很高,尿糖也可呈陰性。再比如,妊娠期婦女腎糖閾常降低,即使血糖不高,尿糖也可呈陽性。因此,尿糖結果僅供參考,不能作為診斷依據。
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正常人一次食入大量葡萄糖后,血糖僅暫時升高,兩小時后即可恢復正常,這是人體的“耐糖現象”。葡萄糖耐量試驗先測定病人的空腹血糖,隨后讓病人口服75 克葡萄糖,分別在半小時、1小時、2小時、3小時抽血測血糖。正常人空腹血糖為3.9~6.1毫摩/升,半小時到1小時達高峰,2小時后血糖降低至7.8 毫摩/升以下,3小時后血糖恢復正常。有些糖尿病病人空腹血糖可正常,或雖偏高但還未達到糖尿病的診斷標準,但若服糖后2小時血糖≥11.1毫摩/升,可診斷為糖尿病,這部分人若不做葡萄糖耐量試驗,就有可能被漏診。
糖化血紅蛋白和果糖胺:血糖易受飲食、活動、藥物影響而經常波動,因此隨機血糖只能反映取血瞬間的血糖水平,不能反映一段時間內的血糖情況。而糖化血紅蛋白是紅細胞內的血紅蛋白與葡萄糖結合的產物,能反映采血前兩個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目前反映血糖控制好壞最有效、最可靠的指標。果糖胺是葡萄糖與血清蛋白結合形成的糖蛋白,可反映采血前1~3周內的平均血糖水平,主要用于觀察短期血糖控制效果。
胰島功能測定:主要用于了解胰島β細胞的分泌功能,協助判斷糖尿病類型,為臨床用藥提供參考。
1、胰島素釋放試驗:口服75克葡萄糖或饅頭100克,測定餐前及餐后血漿胰島素水平。正常人服糖0.5~1小時后,胰島素分泌可達空腹時的5~10倍, 3小時后恢復正常。1型糖尿病病人胰島素分泌嚴重缺乏,餐后胰島素分泌也無明顯增加。2型糖尿病早期表現為胰島素分泌高峰延遲,隨著病程延長,胰島功能進行性下降甚至衰竭,餐后胰島素分泌增加不明顯。
2、C肽釋放試驗:意義與胰島素釋放試驗相同,優點在于血清C肽測定不受外源性胰島素的干擾,能更準確地反映病人自身胰島的分泌功能。
尿微量白蛋白測定:糖尿病病人易并發腎損害,如不及時發現和治療,會逐漸發展為尿毒癥。在早期糖尿病腎病階段,尿常規檢查常為陰性,只有通過尿微量白蛋白檢測方能發現。
尿酮體:酮體是脂肪代謝的產物,糖尿病病人血糖嚴重升高時,會引起體內脂肪大量分解,導致酮癥酸中毒,若不能及時發現和救治,可導致病人昏迷甚至死亡。正常人尿酮體檢查為陰性。
免疫學檢查:與糖尿病相關的免疫學檢查有谷胺酸脫羧酶抗體(GADA)、胰島細胞抗體(ICA)和胰島素自身抗體(IAA)等,主要用于糖尿病的分型。正常人及2型糖尿病病人抗體檢測均為陰性,1型糖尿病多呈陽性,其中谷胺酸脫羧酶抗體最有價值,其陽性率可高達90%且可持續多年。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兩歲七個月小孩做高壓氧是否有用
2024-10-21日常生活中保護心臟應注意哪些方面
2024-10-21心超左心室相關數據異常有問題嗎
2024-10-21什么是單臍動脈?
2024-10-21出現胸悶氣短應如何應對
2024-10-21心情煩躁心悸因震驚事件,如何應對?
2024-10-21如何判斷心肌酶譜是否正常
2024-10-21岳麓區哪家醫院治療心肌炎比較好
2024-10-21
熱門文章
TIMI分級標準:評估心梗患者血管灌注的關鍵指標
2024-10-17鍛煉血管的簡單方法有這些
2024-10-16喝紅酒能軟化血管嗎?解讀紅酒與血管健康的關系
2024-10-16血脂檢查,低密度脂蛋白多少算超標
2024-10-16膽固醇高吃什么好?這些食物幫你科學降脂
2024-10-15降壓藥的價格和藥效有很大關系嗎?
2024-10-15什么是病毒性心肌炎?預防病毒性心肌炎的方法
2024-10-14哪些疾病會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和心率失常的區別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