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診斷有哪些步驟?常用心律失常診斷方法
心律失常是指心臟的正常節律發生了異常改變,臨床上以心悸、心慌、胸悶、乏力、頭暈、目眩等為主要表現。嚴重者可出現胸痛、呼吸困難、肢冷汗出、意識喪失、抽搐等表現。突然心慌,有“落空感”,脈搏忽強忽弱,心慌時伴有頭暈、眼前發黑,這些提示您可能有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診斷有哪些步驟?
心律失常的診斷與其他疾病診斷一樣,要分三個步驟進行,即病史詢問、體格檢查和心電圖等特殊檢查。只有這樣才能對心律失常的病因、性質及血流動力學的影響弄清楚,從而確定合理的治療方法。
一、問診
除了解一般病史外,重點應詢問下列兩方面的內容:
①心律失常發作時的情況:對大多數患者來說,心律失常的發作往往不能被醫生見到,尤其心律失常呈間歇性發生時。因此,向患者或知情者(包括目擊者)詳細問診是非常必要的。問診不僅要了解發作的誘因、次數、頻度、歷時。緩解方式或進程外,更重要的要問清患者發生心律失常時的感覺、血壓、心律(率)及有無心悸、頭暈、暈厥、抽搐、氣短、呼吸困難等情況。
②針對病因的問診:雖然多數心律失常見于器質性心臟病患者,但也有不少情況發生于其他系統疾病,甚至見于“健康人”。因此,問診時除了注意詢問心血管系統癥狀外,還應注意了解心血管系統以外的癥狀,尤其注意內分泌系統、呼吸系統、血液系統、感染、水電解質平衡情況以及服藥情況。
二、體格檢查
對心律失常患者的體格檢查應注意三點:心律失常的頻度與特征,主要通過心臟聽診完成。雖然多數心律失常須靠心電圖檢查來確定性質,但一些簡單的心律失常如早搏、心房顫動等通過聽診基本可確立診斷。器質性心臟病的證據,如心臟擴大、器質性心臟雜音、心功能不全等。他系統異常表現:如注意患者有無甲狀腺腫大、肺動脈高壓、貧血、感染等體征。
三、特殊檢查
對心律失常的定性診斷,心電圖無疑是最簡單而可靠的方法,但它只能記錄一段很短時間內的心律(率)情況,對間歇性發作的心律失常診斷帶來困難。
幾種常用的心律失常診斷方法
(1)心律失常發作時的心電圖記錄是確診心律失常的重要依據。應包括較長的Ⅱ或V1導聯記錄。注意P和QRS波形態、P-QRS關系、PP、PR與RR間期,判斷基本心律是竇性還是異位。房室獨立活動時,找出P波與QRS波群的起源(選擇Ⅱ、aVF、aVR、V1和V5、V6導聯)。P波不明顯時,可試加大電壓或加快紙速,作P波較明顯的導聯的長記錄。必要時還可以用食管導聯或右房內電圖顯示P波。經上述方法有意識地在QRS、ST和T波中尋找但仍未見P波時,考慮有心房顫動、撲動,房室交接處心律或心房停頓等可能。通過逐個分析提早或延遲心搏的性質和來源,最后判斷心律失常的性質。
(2)動態心電圖通過24小時連續心電圖記錄可能記錄到心律失常的發作,自主神經系統對自發心律失常的影響,自覺癥狀與心律失常的關系,并評估治療效果。然而難以記錄到不經常發作的心律失常。
(3)有創性電生理檢查除能確診緩慢性心律失常和快速心律失常的性質外,還能在心律失常發作間歇應用程序電刺激方法判斷竇房結和房室傳導系統功能,誘發室上性和室性快速心律失常,確定心律失常起源部位,評價藥物與非藥物治療效果,以及為手術、起搏或消融治療提供必要的信息。
(4)信號平均心電圖又稱高分辨體表心電圖,可能在體表記錄到標志心室肌傳導延緩所致局部心肌延遲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除極的心室晚電位。心室晚電位的存在為折返形成提供了有利基礎,因而記錄到心室晚電位的病人,其室性心動過速、心室顫動和猝死發生的危險性相應增高。
(5)運動試驗可能在心律失常發作間歇時誘發心律失常,因而有助于間歇發作心律失常的診斷。抗心律失常藥物(尤其是致心室內傳導減慢的藥物)治療后出現運動試驗誘發的室性心動過速,可能是藥物致心律失常作用的表現。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兩歲七個月小孩做高壓氧是否有用
2024-10-21日常生活中保護心臟應注意哪些方面
2024-10-21心超左心室相關數據異常有問題嗎
2024-10-21什么是單臍動脈?
2024-10-21出現胸悶氣短應如何應對
2024-10-21心情煩躁心悸因震驚事件,如何應對?
2024-10-21如何判斷心肌酶譜是否正常
2024-10-21岳麓區哪家醫院治療心肌炎比較好
2024-10-21
熱門文章
TIMI分級標準:評估心梗患者血管灌注的關鍵指標
2024-10-17鍛煉血管的簡單方法有這些
2024-10-16喝紅酒能軟化血管嗎?解讀紅酒與血管健康的關系
2024-10-16血脂檢查,低密度脂蛋白多少算超標
2024-10-16膽固醇高吃什么好?這些食物幫你科學降脂
2024-10-15降壓藥的價格和藥效有很大關系嗎?
2024-10-15什么是病毒性心肌炎?預防病毒性心肌炎的方法
2024-10-14哪些疾病會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和心率失常的區別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