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絞痛的分型有哪些?心絞痛嚴重程度的分級
一般來說,穩定型勞累性心絞痛的發作程度常與缺血相關,與血管的阻塞程度相平行。勞累性心絞痛的分級標準是依據誘發心絞痛的體力活動量而定,較適合臨床運用,目前,該標準已廣泛運用于臨床,臨床上常將除穩定型心絞痛之外的所有類型的心絞痛及冠脈成形術后心絞痛、冠脈旁路術后心絞痛等歸入“不穩定型心絞痛”。此外,惡化型心絞痛及各型自發性心絞痛有可能進一步發展為心肌梗死,故又被稱為“梗死前心絞痛”。下面介紹一下心絞痛的分型有哪些。
心絞痛有哪些類型?
心絞痛主要分為穩定型勞累型心絞痛、初發型心絞痛、惡化型心絞痛、臥位型心絞痛、變異型心絞痛、中間綜合征、梗塞后心絞痛和混合性心絞痛。一般說來,以穩定型勞累型心絞痛病情較輕,預后也較好,混合型次之,而其他各型病情則較重,故有人把這幾類型的心絞痛統稱為不穩定型心絞痛。
所謂穩定型勞累型心絞痛的主要特點是心絞痛發作的頻度、誘因、疼痛的性質和部位以及持續的時間(3~5分鐘)基本一樣,在1~3個月內無改變。初發型是指病人過去未發生過心絞痛或心肌梗塞,初發后不到一個月,故病人相當緊張,少數病人可能發展為惡化型心絞痛,甚至心肌梗塞。惡化型亦稱進行型,是指原有穩定型的病人,在3個月內疼痛的頻度、程度、誘因經常變動,并進行性惡化,疼痛加劇,時間延長,可超過10分鐘,用硝酸甘油后也不能立即完全消除,表明冠狀動脈病變有所發展,可能發展為心肌梗塞。
臥位型是指在休息時或熟睡時發生的心絞痛,發作時間較長,癥狀也較重,疼痛劇烈難忍,病人煩躁不安,服硝酸甘油療效不明顯,預后差,可發展為急性心肌梗塞及發生嚴重心律失常。變異型與臥位型相似,經常在夜間發作,但發作時心電圖表現不同,預后不佳,多會發生心肌梗塞。中間型亦稱為冠狀動脈功能不全,發作時間長達30分鐘到1小時以上,常在休息時或睡眠中發生,病情嚴重,常是心肌梗塞的前奏。梗塞后心絞痛是指在急性心肌梗塞后不久發生的心絞痛,提示很有可能再次發生心肌梗塞。
混合性心絞痛是指穩定型勞累型與不穩定型混合或交替出現,兼有兩型的臨床表現。
分級標準的具體內容如下:
Ⅰ級:一般日常活動不引起心絞痛,費力、速度快、長時間的體力活動引起發作;
Ⅱ級:日常體力活動稍受限制,在飯后、情緒激動時受限制更明顯;
Ⅲ級:日常體力活動明顯受限制,以一般速度在一般條件下平地步行1公里或上一層樓即可引起心絞痛發作;
Ⅳ級:輕微活動即可引起心絞痛,甚至休息時也可發作。
心絞痛Ⅰ級的患者,其冠狀動脈循環儲備力相對較高,因此常表現為典型穩定勞累性心絞痛,而誘發發作的運動量相對固定、重復性好。心絞痛Ⅱ級的患者,若生活節奏掌握的好,也可將心絞痛控制在可預示的范圍。而心絞痛Ⅲ級的患者,心絞痛閾值的波動范圍較大,有時心絞痛可發生在平時能很好耐受的勞力水平以下,但無休息時發作。這些患者經充分的藥物治療,其病情仍可保持相對穩定。心絞痛Ⅳ級的患者,其冠狀動脈的儲備能力已明顯下降,心絞痛閾值已無明顯波動的余地。此類患者病情很不穩定,休息、平臥時也常常發生,隨時有發生急性心肌梗塞的可能,故多歸于惡化勞累性心絞痛。掌握心絞痛的分級標準,對于了解病情的輕重、指導臨床治療和判斷心絞痛的預后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單臍動脈會不會因為某些原因產生
2024-10-21哪里治療竇性心動過速比較好?
2024-10-21冠心病病人怎樣進行合理的營養配餐
2024-10-21血壓低應如何有效調理
2024-10-2112 歲男孩心肌酶高至 3800 有
2024-10-21高血壓與耳鳴存在關聯嗎?
2024-10-21心跳老是加速是什么原因
2024-10-213 歲孩子做腹部和心臟彩超有無危害影
2024-10-21
熱門文章
TIMI分級標準:評估心梗患者血管灌注的關鍵指標
2024-10-17鍛煉血管的簡單方法有這些
2024-10-16喝紅酒能軟化血管嗎?解讀紅酒與血管健康的關系
2024-10-16血脂檢查,低密度脂蛋白多少算超標
2024-10-16膽固醇高吃什么好?這些食物幫你科學降脂
2024-10-15降壓藥的價格和藥效有很大關系嗎?
2024-10-15什么是病毒性心肌炎?預防病毒性心肌炎的方法
2024-10-14哪些疾病會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和心率失常的區別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