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或因高血壓所致 中醫治療高血壓有妙方
高血壓是三大慢性病之一,隨著人們的健康意識的加強,曾經不把高血壓當回事的觀念早已拋諸腦后,那么高血壓有哪些常見的癥狀表現呢?中醫又有哪些治療的方法呢?
高血壓的常見表現
1、早期表現
早期多無癥狀,偶爾體檢時發現血壓增高,或在精神緊張,情緒激動或勞累后感頭暈、頭痛、眼花、耳鳴、失眠、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癥狀,可能系高級精神功能失調所致。早期血壓僅暫時升高,隨病程進展血壓持續升高,臟器受累。
2、腎臟表現
長期高血壓致腎小動脈硬化。腎功能減退時,可引起夜尿,多尿、尿中含蛋白、管型及紅細胞。尿濃縮功能低下,酚紅排泄及尿素廓清障礙。出現氮質血癥及尿毒癥。
高血壓有什么癥狀 癥狀有哪些呢
3、腦部表現
頭痛、頭暈常見。多由于情緒激動,過度疲勞,氣候變化或停用降壓藥而誘發。血壓急驟升高、劇烈頭痛、視力障礙、惡心、嘔吐、抽搐、昏迷、一過性偏癱、失語等。
4、心臟表現
早期,心功能代償,癥狀不明顯,后期,心功能失代償,發生心力衰竭。
高血壓患者在各個方面都要注意,特別是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稍有不慎就會出現突發的意外狀況,嚴重的會危及生命。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提前做好預防措施,避免意外發生。
中醫治療高血壓
一、方藥內服
結合本病多表現為肝腎陰虛、痰濕瘀血滯留的病理特點,近年來國內有人于本病的早中期采用滋陰潛陽、法痰活血之法,以“截斷扭轉病勢”。實踐證明,下述方藥并不直接產生降壓作用,但卻具有軟化血管、穩定血壓、阻止病情發展的作用。
1、滋陰通脈丸
葛根、昆布、山楂、丹參、首烏各2份,懷牛膝、澤瀉、蒲黃、赤芍、草決明、半夏、麥芽各1.5份,天冬、龜膠、枸杞各1份。按比例,共碾未,煉蜜為丸。每丸重6克。每次1丸,每日3次。1個月為1療程,停藥一周后再服。可連服3~4個療程。本方適用于以陰虛為主,其血壓偏高而無須用降壓藥,或癥狀不顯者,亦可作為輔助治療藥,配合降壓的中西藥使用。
2、半夏化痰丸
半夏、白術、鉤藤、澤瀉、生大黃、山楂各2份,天麻、菖蒲、茯苓、郁金、昆布、天南星、首烏各1.5份,丹參、桃仁、天竺黃各1份。制法、用量、服法均同上方。本方適用于體形肥胖、痰濕較盛者。
二、食療方
因時因地,堅持食療 即結合具體情況,經常選用下述食療方服之,亦有防治效果。
1、葛根粥:粟米100克,水浸一夜濾干,與葛根粉60克同煮粥食,每日1次,常食。
2、鮮牛奶:每日早上喝1瓶,無病可防發生,有高血壓病者可防發展。《本草述》謂其能“滋陰養血,制其陽亢”。現今研究,如日本《我的健康》雜志1984年第一期報導,牛奶中富含鈣和蛋白質,其預防高血壓病效果明顯。
三、按摩保健療法
1、針灸:取穴足三里、合谷;內關、太沖;三陰交、曲池、陽陵泉。用瀉法,不留針,每天取一組穴。交替使用。
2、氣功:一般以靜功效果較好,血壓過高者宜打太極拳。氣功和太極拳動作柔和,姿勢松緩,能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放松,使血壓下降;心境寧靜,有助于消除對外界刺激的反應;同時還可改善機體內的平衡與協調。
3、按摩:自我按摩可調節大腦皮質功能,改善腦內血液循環,使血管微擴張,血流增加,對降低血壓、防治動脈硬化有一定效果。可采用按摩健腦功。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低血壓患者適宜吃哪些食物?
2024-10-21“老人環”是否提示患有動脈硬化?
2024-10-21心力衰竭有哪些手術治療方式
2024-10-21哪里治療高血壓比較好?
2024-10-21單臍動脈會不會因為某些原因產生
2024-10-21哪里治療竇性心動過速比較好?
2024-10-21冠心病病人怎樣進行合理的營養配餐
2024-10-21血壓低應如何有效調理
2024-10-21
熱門文章
TIMI分級標準:評估心梗患者血管灌注的關鍵指標
2024-10-17鍛煉血管的簡單方法有這些
2024-10-16喝紅酒能軟化血管嗎?解讀紅酒與血管健康的關系
2024-10-16血脂檢查,低密度脂蛋白多少算超標
2024-10-16膽固醇高吃什么好?這些食物幫你科學降脂
2024-10-15降壓藥的價格和藥效有很大關系嗎?
2024-10-15什么是病毒性心肌炎?預防病毒性心肌炎的方法
2024-10-14哪些疾病會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和心率失常的區別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