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早期癥狀表現跡象
心力衰竭的早期癥狀:一般體力活動時病人既感到疲勞、四肢無力,休息后則能減輕或消除。在進行稍劇烈的活動時,如:走路稍快些、上樓的速度稍快時則出現呼吸困難需要停下來休息一段時間再繼續前進。這些表現則提示左心衰竭出現的早期癥狀。
為什么會出現心衰的癥狀
心衰是因心臟排血功能減退心臟排血量不足以滿足全身組織代謝需要的病理現象,又稱心功能不全。心臟的重要功能是推動血液循環正常心臟有很大的儲備力能適應勞動時增加血循環量的需要若儲備力降低不能適應額外增加的負擔甚至休息時也不能維持有效的血循環即為心力衰竭。心力衰竭可按發展過程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
急性心力衰竭的癥狀
短時間內(數分鐘或數小時)發生的心力衰竭常因心臟負擔急劇加重或心臟突發嚴重器質性損害等引起,如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高血壓病急性腎炎等心衰發生前心臟可無顯著病理變化亦可有慢性器質性心臟疾病或慢性心功能不全心衰可分為左心衰和右心衰,以急性左心衰常見表現為突發的呼吸困難和急性肺水腫,可伴隨暈厥休克或心搏驟停急性右心衰較少見多由廣泛肺梗塞或急性心肌炎引起表現為急性肺源性心臟病。
慢性心力衰竭的癥狀
慢性心衰有一個長期發展的過程。早期因心臟有代償能力心臟排血量能滿足機體休息及活動時的需要稱為潛在性或代償性慢性心功能不全隨著病情發展代償調節已不能維持足夠的心排血量則稱為失代償性慢性心功能不全無論代償期或失代償期均表現為水鈉潴留及各器官充血因此稱為充血性心力衰竭簡稱心力衰竭慢性心衰多為器質性心臟病的晚期表現,可由肺部感染、風濕熱感染性心內膜炎肺栓塞心房顫動及其它嚴重心律失常等引起。
易混淆的心衰癥狀
精神癥狀并不等同于老年癡呆癥
有些老年心衰患者可出現頭暈、失眠、煩躁不安、幻覺、健忘、意識不清,甚至昏迷等精神癥狀。這是因為老年人普遍存在著不同程度的腦動脈硬化及腦供血不足,當發生心衰后,腦缺血進一步加重,從而出現上述精神癥狀。由心衰引起的水、電解質紊亂所致的腦代謝異常,也是重要原因。如不注意鑒別,很容易被誤診為老年癡呆癥、腦卒中或腦腫瘤等疾病。因此,有此類癥狀的老年人應考慮心衰的可能,并及早就醫。
咳嗽、氣喘別只怪氣管炎和哮喘
左心衰的老年患者最初可能僅有頻繁干咳或胸悶、氣喘(運動或勞累時尤甚)等呼吸道癥狀。有些患者可在夜間突然被憋醒,呼吸短促,被迫坐起后癥狀才會逐漸緩解。由于很多老年人都患有慢性肺部疾病,如慢性支氣管炎、哮喘等,因而當心衰以呼吸道癥狀為突出表現時,常被誤診為支氣管炎或哮喘發作。心衰引起的咳嗽和哮喘癥狀與患者的體位關系密切,患者臥位時癥狀加重,坐(立)位時癥狀減輕,且癥狀常在夜間發作,其痰液為白色漿液性泡沫狀,痰液咳出后癥狀可緩解。而慢性支氣管炎或哮喘等疾病引起的咳嗽、哮喘癥狀與體位變化無關。
尿少、浮腫不是腎臟病的專利
心衰患者由于心臟排血量減少,體循環淤血,導致有效循環血量減少,腎血流量不足,因而出現尿少。心衰患者還可因為體循環的靜脈壓力升高而出現多從人體的下垂部位,如足踝、小腿等處出現水腫,而腎性水腫常常首先出現在面部。
腹痛、腹瀉不一定是胃、腸炎
右心衰的老年患者可因體循環靜脈壓升高,導致胃腸道、肝、膽等內臟淤血,出現食欲不振、腹脹、惡心、嘔吐等癥狀,病情嚴重者還可因胃腸平滑肌缺血性痙攣而出現腹痛、腹瀉等,很容易被誤診為急、慢性胃腸炎等消化道疾病。當老年人出現上述消化道癥狀時,切不可自認為是胃腸道疾病而擅自用藥,應及時就診,并詳細說明是否還有其它癥狀,如下肢浮腫、尿少等,以便醫師確診。
(責任編輯:家醫編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懷孕三十天嬰兒心跳不規律是何原因
2024-10-21什么是妊娠高血壓?如何應對?
2024-10-21高壓氧治療可能有哪些副作用?
2024-10-21原發性高血壓的成因及治療方法有哪些
2024-10-21懷孕四個半月聽媳婦肚子有類似心跳咋回
2024-10-21高中生練體育,無家族史,血壓 76/
2024-10-21怎樣有效阻止和逆轉動脈粥樣硬化病變?
2024-10-21血栓心脈寧片有何具體功效
2024-10-21
熱門文章
TIMI分級標準:評估心梗患者血管灌注的關鍵指標
2024-10-17鍛煉血管的簡單方法有這些
2024-10-16喝紅酒能軟化血管嗎?解讀紅酒與血管健康的關系
2024-10-16血脂檢查,低密度脂蛋白多少算超標
2024-10-16膽固醇高吃什么好?這些食物幫你科學降脂
2024-10-15降壓藥的價格和藥效有很大關系嗎?
2024-10-15什么是病毒性心肌炎?預防病毒性心肌炎的方法
2024-10-14哪些疾病會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和心率失常的區別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