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患者注意穩定情緒 心律失常該怎么辦
你常會感覺心悸、心慌、胸悶、不典型胸痛、心率增快、心慌氣短或心動過緩、疲勞、頭暈、心率過緩、乏力嗎?也許在你不以為然時,心律失常已經悄悄來臨了。
預防心律失常有哪些措施?
完全預防心律失常發生有時非常困難,但可以采取適當措施,減少發生率。主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預防誘發因素
一旦確診后病人往往高度緊張、焦慮、憂郁,嚴重關注,頻頻求醫,迫切要求用藥控制心律失常。而完全忽略病因、誘因的防治,常造成喧賓奪主,本末倒置。常見誘因:吸煙、酗酒、過勞、緊張、激動、暴飲暴食,消化不良,感冒發燒,攝入鹽過多,血鉀、血鎂低等。病人可結合以往發病的實際情況,總結經驗,避免可能的誘因,比單純用藥更簡便、安全、有效。
(2)穩定的情緒
保持平和穩定的情緒,精神放松,不過度緊張。精神因素中尤其緊張的情緒易誘發心律失常。所以病人要以平和的心態去對待,避免過喜、過悲、過怒,不計較小事,遇事自己能寬慰自己,不看緊張刺激的電視,球賽等。
(3)自我監測心律失常
有些心律失常常有先兆癥狀,若能及時發現及時采取措施,可減少甚至避免再發心律失常。心房纖顫的病人往往有先兆征象或稱前驅癥狀,如心悸感,摸脈有“缺脈”增多,此時及早休息并口服安定片可防患于未然。
有些病人對自己的心律失常治療摸索出一套自行控制的方法,當發生時用以往的經驗能控制心律失常。如“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病人,發作后立即用刺激咽喉致惡心嘔吐,或深呼吸動作,或壓迫眼球可達到刺激迷走神經,減慢心率的目的,也能馬上轉復。
(4)合理用藥
心律失常治療中強調用藥個體化,而有些病人往往愿意接收病友的建議而自行改藥、改量。這樣做是危險的。病人必須按醫生要求服藥,并注意觀察用藥后的反應。有些抗心律失常藥有時能導致心律失常,所以,應盡量少用藥,做到合理配伍。
(5)定期檢查身體
定期復查心電圖,電解質、肝功、甲功等,因為抗心律失常藥可影響電解質及臟器功能。用藥后應定期復診及觀察用藥效果和調整用藥劑量。
(6)生活要規律
養成按時作息的習慣,保證睡眠。因為失眠可誘發心律失常。運動要適量,量力而行,不勉強運動或運動過量,不做劇烈及競賽性活動,可做氣功、打太極拳。洗澡水不要太熱,洗澡時間不宜過長。養成按時排便習慣,保持大便通暢。飲食要定時定量。節制性生活,不飲濃茶不吸煙。避免著涼,預防感冒。不從事緊張工作,不從事駕駛員工作。
心律失常是一種常見而又比較復雜的心血管疾病,隨著年齡增長,發生機會更多,一旦發生后往往會產生強烈的恐懼感,不知所措,嚴重影響患者的健康和正常生活。所以從以上六點做起,開始預防心律失常的發生吧。
患上心律失常怎么辦?
上面介紹了心律失常時常見的臨床現象,如果你平時經常會有類似的感覺或者是有相關的癥狀,一定要及時去醫院查明病因。即使是看似輕微的癥狀,也可能是隱形心血管疾患的早期癥狀。心血管疾病發展后的危害有多大,相信大家也都是心知肚明。如果有以上癥狀,應及時到心血管專科就診,以免延誤病情。
正確看待心律失常,開闊豁達的心胸永遠都是心臟保健的一副良劑。合理安排休息與活動。減少勞累,保證睡眠充足,并適當地進行鍛煉;嚴重心律失常、心功能極差的者,應長期臥床休息。保持情緒穩定。情緒急劇激動或情緒過度憂慮,都可引起心律失常。注意合理安排飲食。宜清淡,少辛辣;不宜暴飲暴食;少飲濃茶、咖啡、冷飲等;戒煙、酒是預防心律失常的重要一環。
人們對該病缺乏足夠的認識,是導致悲劇的發生是重大原因之一。希望大家能提高對心律失常的重視,盡早發現,積極治療原發性疾病的同時預防和控制心律失常。定期到醫院檢查,復查有關項目,合理調整藥物。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懷孕三十天嬰兒心跳不規律是何原因
2024-10-21什么是妊娠高血壓?如何應對?
2024-10-21高壓氧治療可能有哪些副作用?
2024-10-21原發性高血壓的成因及治療方法有哪些
2024-10-21懷孕四個半月聽媳婦肚子有類似心跳咋回
2024-10-21高中生練體育,無家族史,血壓 76/
2024-10-21怎樣有效阻止和逆轉動脈粥樣硬化病變?
2024-10-21血栓心脈寧片有何具體功效
2024-10-21
熱門文章
TIMI分級標準:評估心梗患者血管灌注的關鍵指標
2024-10-17鍛煉血管的簡單方法有這些
2024-10-16喝紅酒能軟化血管嗎?解讀紅酒與血管健康的關系
2024-10-16血脂檢查,低密度脂蛋白多少算超標
2024-10-16膽固醇高吃什么好?這些食物幫你科學降脂
2024-10-15降壓藥的價格和藥效有很大關系嗎?
2024-10-15什么是病毒性心肌炎?預防病毒性心肌炎的方法
2024-10-14哪些疾病會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和心率失常的區別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