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對低血壓的認識
高血壓對于我們大家來說是再熟悉不過了。但是對于低血壓卻知之甚少。中醫對于低血壓是怎么看待的呢?
由于高血壓在臨床上常常引起心腦、腎等重要臟器的損害,而備受重視,且高血壓的標準世界衛生組織也有明確規定,但低血壓的診斷尚無統一標準,一般認為成年人肢動脈血壓低于12/8 kPa(90/60 mmHg)即為低血壓。
基本上,血壓是人體維持血液循環的原動力,由心臟收縮力的強弱、血液量的多寡及血管壁的阻力來決定血壓的高低,因此,正常人的血壓都差不多,但姿勢性、癥狀性等因素所引起的低血壓,就有接受治療的必要性。
姿勢性低血壓患者在臥位、下蹲位突然變成直立后,或長時間站立時就會引起低血壓,病因在中樞性或末梢性血管系統障礙;體質性低血壓與體質瘦弱有關,一般多見于中年女性,患者沒有自覺癥狀,只是容易疲勞而己,不必治療;至于癥狀性低血壓則是受到某些疾病或藥物所引起。
根據低血壓的臨床表現,類似中醫的眩暈、虛勞、暈厥等范疇。中醫認為,這是心脾腎三臟氣血陰陽不足所致,且以慢性虛證為主,依據傳統中醫辨證,以心脾腎三臟氣虛或陽虛為主要病因,且往往三臟的癥狀經常參雜互見,主要辨別方式為虛者是以哪一個臟腑為主。
例如心氣虛患者容易頭暈心悸、胸悶氣短、少氣懶言、臉色蒼白等癥狀,治宜益心氣、滋心陰;脾陽虛患者容易出現身體消瘦、沒有足夠的力氣、胃口不好、腹脹、便溏及中氣下陷等癥狀,治宜健脾助運。
腎虛患者通常會有眩暈、眼睛看東西看不清楚、腰膝酸軟、精神疲勞、健忘、身寒肢冷,治宜溫補腎陽。
因此,我們建議,低血壓的患者再出現以上癥狀后,及時的就醫。可以選擇中醫的調養,也可以去西醫就診。只要是正規醫院,切勿聽信各種街頭醫術。
(責任編輯:陳曉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壓差大且高壓高應選擇哪些藥物治療?
2024-10-22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患有原發性高血壓
2024-10-22胸悶氣喘的原因有哪些?
2024-10-22房顫患者的飲食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4-10-22心跳 180 次/分醫生建議手術,是
2024-10-22主動脈硬化的成因及應對措施是什么
2024-10-22心臟放支架后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4-10-22引香園亞麻籽油能否降三高?
2024-10-22
熱門文章
TIMI分級標準:評估心?;颊哐芄嘧⒌年P鍵指標
2024-10-17鍛煉血管的簡單方法有這些
2024-10-16喝紅酒能軟化血管嗎?解讀紅酒與血管健康的關系
2024-10-16血脂檢查,低密度脂蛋白多少算超標
2024-10-16膽固醇高吃什么好?這些食物幫你科學降脂
2024-10-15降壓藥的價格和藥效有很大關系嗎?
2024-10-15什么是病毒性心肌炎?預防病毒性心肌炎的方法
2024-10-14哪些疾病會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和心率失常的區別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