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絨毛膜癌和惡性葡萄胎,是發生于胎盤外層的絨毛膜上皮細胞(即滋養葉細胞)的一種惡性程度很高的腫瘤。一般認為,這兩種腫瘤是一種疾病發展在不同階段的表現,只是絨毛膜癌比惡性葡萄眙的惡性程度更高。據統計絨毛膜癌及惡性葡萄胎發病之前約有50%患過葡萄胎,25%發生在流產之后,其余22%則發生在正常妊娠以后。流行病學調查所示,絨毛膜癌及惡性葡萄胎高發的國家都以大米和蔬菜為主食,葡萄胎在歐美國家比較少見,大約2000次妊娠中有1次,而在東南亞國家則多見:中國葡萄胎發生率為每1231次妊娠中有1次,即0.81%,以長江以南及沿海各地較高。本病以往死亡率很高,自從開展化學療法以來,絨毛膜癌及惡性葡萄胎的死亡率已下降至20%以下。
傳統醫學對本病的認識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醫學典籍《黃帝內經》,知“日以益大,狀如懷子,月事不以時下”(《靈樞·脹論》)。漢代張仲景所著《金匱要略》也談到“經斷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并開創用活血祛瘀法治療本病之先河,爾后在大量醫療實踐中,又不斷總結發掘出對本病具有一定治療作用的單驗方等療法,對于改善癥狀,減輕西醫放、化療不良反應,提高生命質量具有一定的優勢。
絨毛謨癌及惡性葡萄胎在傳統醫學中稱謂不一,中醫學中屬“水泡狀鬼胎”、“奇胎”、“怪胎”等范疇。蒙醫學稱之為“水泡痞”。
(責任編輯:楊綺琴 )
文章關鍵詞:
絨癌近期治愈后鞏固治療方藥:丹參30g,紅花5g,瓜蔞15g,薤白10g,杏仁10g,桑葉10g,花蕊石10g,款冬花10g,柴胡10g……詳細>>
絨毛膜癌是一種高度惡性的腫瘤,繼發于葡萄胎、流產或足月分娩以后。其發病情況大約為0.0001%~0.36%,少數可發生于異位妊娠后,多……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