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要警惕心腦血管病 高溫天如何預防心血管病
夏季是心腦血管病的高發期,目前全國范圍內,已出現多例因高溫導致心腦血管病致死的病例。注意做好預防措施,可減少夏天心腦血管病發生的幾率。
高溫是導致夏季心腦血管病發作的“元兇”
當氣溫高于30度時,人體心率加快,排汗量增加,身體血管擴張,血流量增加,導致心臟負荷過重。如果人體不能正常排汗,還會缺氧,大腦缺氧會導致頭暈,心臟缺氧容易引發心絞痛、心肌缺血。另外,高溫環境使人體的血管擴張,皮下血管流量增加,人們的情緒不穩定,冠狀動脈收縮也會影響心臟供血。
高溫天氣出汗多,容易造成身體大量失水,若不注意補水,血液稠度增高,血液在血管內易形成血栓,導致缺血或心腦血管堵塞,甚至引發心絞痛、心肌梗死或腦卒中。特別是最近幾場降雨過后,空氣濕度增高,含氧量降低,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的人常常會感到胸悶、氣短、頭暈等身體不適,尤其要警惕發生急性心肌梗死。
夏季心腦血管病的預防方法
1。防流感
夏天高溫多雨,心血管病患者應盡量減少外出,外出時應注意戴口罩,減少與流感和感冒病毒接觸,要講究衛生,勤洗手,避免感冒或流感的發生,以防引發肺部感染。
2。溫差別太大
炎熱天氣,不少人都會長時間身處溫度過低的空調房,乍一出門到高溫的環境中,溫差的驟然變化,很容易導致血管急劇收縮或擴張,引起血液循環障礙,誘發心梗或腦梗。
尤其是入伏后的“桑拿天”,由于空氣中濕度增高,含氧量降低,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很容易出現胸悶、氣短等癥狀。
建議:當天氣悶熱、空氣濕度大時,室內最好開啟空調,但溫度不要太低,與室外的溫差以8攝氏度為宜;隔幾個小時要開窗通風換氣,調節室內的溫度和濕度。
3。保證水充足
對于患心腦血管病的人來說,每天適量飲水十分必要。
尤其在夏季,身體的水分會被大量蒸發,如果這時候沒有及時補充水分,就會導致血液濃度增加,血液變得黏稠,極易突發心腦血管事件。
建議:每天的喝水量不少于2000~2500毫升,晚上睡覺前和早晨起床后應喝一杯水;半夜醒來也可適量補點水,可降低血液黏稠度,預防血栓形成。
4。積極治療原發病
有心血管疾患的人群,應該積極治療原發疾病,嚴格按照醫生為自己制定的治療方案和干預措施進行治療和康復,不能隨意換用藥物或擅自增減藥物用量,否則會讓患者病情加重,導致心功能惡化,引發心衰。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45 歲近一月眼前發黑、夜間眩暈心悸
2024-10-24血壓低服用生脈飲能否加量?
2024-10-24為何冬天血壓較夏天更容易升高?
2024-10-24哪些人群易患妊娠高血壓?
2024-10-24新生兒期心功能不全的誘因有哪些?
2024-10-24心肌炎的危害包括哪些?
2024-10-24動脈粥樣硬化的命名依據是什么?
2024-10-24心律失常是否會危及生命?
2024-10-24
熱門文章
TIMI分級標準:評估心梗患者血管灌注的關鍵指標
2024-10-17鍛煉血管的簡單方法有這些
2024-10-16喝紅酒能軟化血管嗎?解讀紅酒與血管健康的關系
2024-10-16血脂檢查,低密度脂蛋白多少算超標
2024-10-16膽固醇高吃什么好?這些食物幫你科學降脂
2024-10-15降壓藥的價格和藥效有很大關系嗎?
2024-10-15什么是病毒性心肌炎?預防病毒性心肌炎的方法
2024-10-14哪些疾病會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和心率失常的區別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