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猝死事件頻發 專家解析高危人群為何猝死
自今年入冬以來,關于猝死的案例便頻頻發生,特別是發生猝死的不少還是學生或20多歲的年輕人,令人十分惋惜。17歲的國家隊游泳新星慶文怡在宿舍中猝死身亡、河南南陽15歲學生在早自習的課堂上心臟驟停死亡、大二女生朱歌被發現獨自猝死于宿舍中......在這一個個猝死的年輕生命背后,很多人都將矛頭直指學習壓力大、熬夜疲勞等因素。然而廣州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血管科主任李榮教授則提醒大家,關于最近高發的猝死事件,大家應該多關注自身的心臟健康,注意保護心臟血管,從而防止猝死的發生。
猝死多因心臟疾病導致 心肌梗死與猝死并不同
猝死(Sudden death,SD)從字面上理解是突然死亡的意思,世界衛生組織將猝死定義為:“平時身體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時間內,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即為猝死。”從最近發生的數起猝死事件中我們可以看出:1、猝死的發生都非常突然;2、發生前患者并未出現身體異常;3、猝死一旦發生,搶救困難、致死率高。
李榮主任表示,猝死分為心臟性猝死和非心臟性猝死。心臟性猝死就是因心臟原因而引發的猝死,常見的冠心病、高血壓、高血壓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肺心病、擴散性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等等都可能造成心臟性猝死。而非心臟型猝死則是指心臟以外的原因導致的死亡,比如支氣管哮喘、腦出血等。
不少人會認為猝死和心肌梗死是一回事,李榮主任解釋說,猝死和心肌梗死并不能等同。上文提到猝死分為心臟性猝死和非心臟性猝死。其中心臟性猝死里約有80%-90%的案例都是因為冠心病導致,心肌梗死為冠心病的表現類型之一。因此,李榮主任向家庭醫生在線編輯介紹到,心肌梗死可以導致猝死,但猝死不能等同于心肌梗死。
15歲男孩猝死因學習負擔?專家解析兩大原因
11月10日晨間,南陽市十三中九年級一名15歲男學生,因心臟驟停突然暈倒在早自習的課堂上,待120急救車趕到時已無生命體征。男孩的父親認為,孩子的猝死是因為平時學業負擔過重、經常熬夜寫作業導致。15歲男孩的突然離去令不少網友為之動容,李榮主任表示,最近年輕人猝死的新聞頻發,如此年輕生命的逝去對社會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
李榮主任介紹,猝死在任何一個年齡段都可能發生,但猝死率其實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有增加的,這和大齡人群心腦血管疾病較多有關。李榮主任認為,年輕人猝死可能有以下兩個原因:
1、年輕人可能有基礎性心臟疾病:部分年輕人因為忽視體檢、或者有早發心臟疾病家族史卻沒有重視,可能忽略了自身的心臟疾病的診斷和防治,從而導致猝死。
2、年輕人容易發生情緒激動、過度興奮:一些年輕人心高氣傲,容易在發生問題時過于偏激、憤怒甚至產生暴力行為。在這種情況下容易引起體內交感神經過度興奮,誘發一些惡性心律失常,從而導致猝死的發生。
秋冬高發跑步猝死事件 寒冷、劇烈運動只是誘因
10月25日,在2015合肥國際馬拉松賽的賽場上,一名30歲左右的男子在跑到終點時,突然倒地。遺憾的是搶救未能奏效,當天下午兩點,醫生宣告該男子搶救無效死亡。仿佛每年秋冬季節都能夠看到一些因跑步而猝死的新聞,“跑步和猝死并不存在必然的聯系”,李榮主任表示,如果是患有嚴重心臟疾病、或者有心臟基礎病或心血管病家族史的人群,在劇烈運動時是可能引發猝死的。特別是心臟基礎病控制不好,甚至沒能及時診斷出心臟問題的群體,在劇烈運動中或運動后發生是有猝死可能的。
除此之外,李榮主任還指出,在一年之中,猝死在秋冬季節的發病率比春夏要高出20%左右,這和天氣寒冷有很大的關系。寒冷是心臟疾病加重、惡性心血管疾病發作的外在因素之一,寒冷會引發血管收縮,從而導致冠心病患者心肌供血不足,誘發心絞痛、甚至急性心肌梗死等情況。因此寒冷的秋冬季節,冠心病患者、心肌病患者、嚴重心律失常患者都比較容易發生猝死。
白領長期加班致猝死 高壓力高體力工作都危險
3月24日早晨,深圳36歲的IT界研發人員張斌被發現猝死在公司租住的酒店馬桶上,據張斌的妻子說,張斌在生前經常加班到凌晨,有時甚至到凌晨五六點,到上午又接著正常上班,而張斌猝死前也處于這樣的一種工作狀態。
因為工作性質的原因,IT界已屢屢出現白領在過度勞累的工作下猝死的事件。不少人都認為工作壓力大是導致猝死的重要原因,李榮主任表示,其實工作壓力大、勞動強度大、常熬夜只是猝死的誘發原因。猝死的根本原因還是心臟的基礎性疾病,但是如果有心臟問題卻沒能發現或沒有細心調護,就容易在緊張、焦慮、熬夜、勞動強度大、多吃少動等誘因的促進下引起心臟基礎疾病加重,從而增加猝死的風險。
李榮主任介紹,對于長期伏案工作的上班族,建議盡量規律生活作息,避免長期熬夜和打亂生物鐘的行為,同時增加戶外的體育運動鍛煉,特別是多做有氧運動。這些方式可以使我們緊張的神經得到放松,減少心理和精神的壓力,能夠幫助我們預防猝死甚至其他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而對于體力勞動者,如果長期的體力勞動加上抽煙、喝酒,又不注意體檢和休息,就會導致血脂、血糖、尿酸增高,特別是肥胖人群更要注意預防猝死。李榮主任建議這類人群適當休息,戒煙限酒,避免大吃大喝,控制好血壓和血糖,尤其要防治病理性動脈硬化。
猝死前有何癥狀?及時搶救才能降低死亡率
不少人沒有過心血管病史,因此也很難體會心臟發生問題時的感受。李榮主任介紹,臨床上的猝死一般考慮心源性猝死,也就是和心臟相關的疾病導致的猝死。多數猝死發生時都會有冠心病的癥狀,比如胸悶、胸痛、有恐懼感、瀕死感等等。還有些病人會表現為大汗淋漓、冷汗、呼吸困難,直到發生眼前發黑、暈厥、抽搐等情況。
猝死一旦發生,急救就非常重要,李榮主任提醒大家,如果猝死是發生在醫院或者有醫生在場的環境下,及時搶救是可能搶救成功的。但是如果患者的基礎疾病太多、發病急、病情危重、搶救不及時的話也是很容易發生臨床死亡的。
對于本身就知道自己患有冠心病、心絞痛的患者,李榮主任建議一旦出現胸悶、憋悶、呼吸困難或者胸痛時,應將硝酸甘油或中藥救心丸含在舌下做基礎性的預防,家里有氧療機的也可以進行氧療吸氧,必要時呼叫120急救。對于我們身邊的猝死發生時,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懂得基本的心肺復蘇方法。通過兩手相疊按壓胸外部30次,然后口對口呼吸兩次,不斷重復,可以幫助身邊的猝死、心臟驟停的病人獲得第一時間的急救。
預防猝死有5個要點 有沒有基礎病都要關注
李榮主任強調,本身有心臟病基礎的,特別是有心臟病家族史的人群要特別注意預防猝死。比如冠心病、高血壓、肥厚性心肌病、心律失常、先天性心臟病的患者發生猝死的可能性會比較大,發生猝死后死亡的風險也會更大。因此我們要學會正確的對待疾病,特別是秋冬季節做好猝死的預防工作。李榮主任建議,預防猝死要掌握以下幾個要點:
1、堅持心臟基礎疾病的治療,常與家庭醫生或者大醫院的專科醫生溝通聯系;
2、秋冬季應注意防寒保暖,適量減少外出活動的時間和頻率;
3、有基礎性疾病的人群應加強藥物治療,同時隨身攜帶預防突發疾病的藥物,比如中藥救心丸、硝酸甘油等;
4、應重視身體檢查,一般人群需要有意識的檢查血糖、血脂、尿酸,以及心電圖、心臟彩超等項目,如果出現某些指標偏高、心電圖異常等情況,需要及時找專科醫生咨詢、診治,將危險控制在萌芽狀態;
5、一旦發生胸痛持續不緩解、呼吸困難甚至胸痛徹背、背痛徹心、大汗淋漓等癥狀時,第一時間撥打120,去大醫院采取系統的救治。
猝死是一種非常可怕的危急情況,正如李榮主任所說,如果救治及時,就有可能挽救一條生命,但是如果沒能及時搶救,死亡的概率是非常高的。因此,李榮主任提醒家庭醫生在線網友,對于有心臟基礎性疾病或者慢性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在秋冬季節要特別注意防止猝死的發生。我們在日常生活、工作的過程中,一定要關注心血管健康,體檢時不要忽略了對心臟的檢查。對身邊的老年人、工作過于勞累的同事、有心血管疾病的親友也要多加關心和提醒。
指導專家:李榮 廣州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血管科主任 主任醫師 教授 醫學博士 碩士研究生導師
從事心血管疾病的中醫、中西醫結合防治研究近20年。臨床主要研究方向:中西醫結合治療胸痹心痛病(冠心病)、眩暈病(高血壓病)、心衰病(慢性心力衰竭)、心悸病(心律失常)等。從事開展冠脈介入、射頻消融及心臟電生理起搏等工作10余年。主持和參與的國家級、省部級、廳局級科研課題有15項。在省級以上刊物公開發表學術論文近40篇,作為副主編和編委出版論著3部7本。
家庭醫生在線(m.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爺爺心律失常,能服苯巴比妥片嗎?要長
2024-10-24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能否用牛黃解毒丸?
2024-10-24服用螺內酯片血壓不穩,能否換藥?
2024-10-24高血壓患者能否服用腎寶片
2024-10-24氣血不足服用復方丹參片效果如何
2024-10-24心力衰竭能用托伐普坦片治療嗎?
2024-10-24服用復方利血平為何會致性功能減退?
2024-10-24珊瑚七十味丸對冠心病治療效果及副作用
2024-10-24
熱門文章
TIMI分級標準:評估心梗患者血管灌注的關鍵指標
2024-10-17鍛煉血管的簡單方法有這些
2024-10-16喝紅酒能軟化血管嗎?解讀紅酒與血管健康的關系
2024-10-16血脂檢查,低密度脂蛋白多少算超標
2024-10-16膽固醇高吃什么好?這些食物幫你科學降脂
2024-10-15降壓藥的價格和藥效有很大關系嗎?
2024-10-15什么是病毒性心肌炎?預防病毒性心肌炎的方法
2024-10-14哪些疾病會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和心率失常的區別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