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糖尿病或致胎兒先心病 先心病患兒怎樣護理
先心病的預防關鍵在孕期。孕婦在孕期應該盡量避免照射放射線,不能亂吃藥,患了感冒要及時就診,做好定期的產檢工作。有些先心病是可以在胎兒期就進行治療的,盡早發現可盡早治療。此外,有研究表明在懷孕期間補充葉酸對部分先心病有預防的作用。
引發先心病的主要原因可分為環境因素和遺傳因素即七大高危因素:
1、有先天性心臟病家族遺傳史;
2、孕婦患有糖尿??;
3、孕婦在妊娠早期接觸致畸藥物;
4、妊娠早期受到放射性物質;
5、病毒感染;
6、近親婚配;
7、不良嗜好。
嬰兒常常會做出一些令人費解的行為,如不停地大哭、莫名其妙地躁動不安等,而且很難被“安撫”下來。德國專家稱,不要以為這是嬰兒“不懂事”,這些行為預示著他們的心臟可能有問題。
先心病患兒護理的七個要點
1、前胸正中切口心臟手術后的患兒, 為防止胸骨畸形,形成“雞胸”,睡覺盡量要仰臥,少側臥。
2、心功能不全的孩子往往出汗較多,需保持皮膚清潔,夏天勤洗澡,冬天用熱毛巾擦身(注意保暖),勤換衣褲。
3、患兒術后一般均需服用一段時間的強心藥物(地戈辛片)、利尿藥物(螺內酯片)、補鉀藥物(枸櫞酸鉀口服液)。值得注意的是,每天要監測孩子的脈搏,如果心率低于每分鐘70次時就要停用地戈辛片。
4、術后早期(1~2個月內)定期稱體重,一般每周一次,體重于短期內增加明顯,要加用速尿。
5、手術后三個月內如遇到感冒、腹瀉、牙齦炎、扁桃體炎等,以及不明原因的發燒時,需及時治療,適當應用敏感抗生素加以控制。
6、出院后早期活動要適量,不要勞累過度,要逐漸增加活動量和強度,尤其是在出院后1~3個月內要限制活動。
7、出院六個月后復查胸片、心電圖等。一般出院后一年來院復查,以后定期隨訪,以了解心功能的恢復情況。
先天性心臟病嬰兒的日常家庭護理
1、應為患兒安排合理的生活制度,既要增強鍛煉、提高機體的抵抗力,又要適當休息,避免勞累過度。如果患兒能夠勝任,應盡量和正常兒童一起生活和學習,但應防止劇烈活動。同時,應教育兒童對治療疾病抱有信心,減少悲觀恐懼心理。
2、室內空氣要流通。冬天應定時打開窗戶,以加強空氣對流。有持續青紫的患兒,應避免室內溫度過高,導致患兒出汗、脫水。
3、給予高蛋白、高熱量、富含維生素的飲食,以增強體質。進食避免過飽。對青紫型心臟病患兒須給以足夠的飲水量,以免脫水而導致血栓形成。 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嬰兒,喂養比較困難,吸奶時往往易氣促乏力而停止吮吸,且易嘔吐和大量出汗,故喂奶時可用滴管滴入,以減輕患兒體力消耗。喂哺后輕輕放下側臥,以防嘔吐物吸入而吸起窒息。
4、避免患兒情緒激動,盡量不使患兒哭鬧,減少不必要的刺激,以免加重心臟負擔。
5、保持大便通暢。對青紫型患兒注意大便時勿太用力,以免加重心臟負擔。如兩天無大便,可用開塞露通便。
6、先天性心臟病患兒禁止大量輸液,如必須輸液時,滴液速度須緩慢,以防加重心臟負擔,導致心力衰竭。 7、法樂氏四聯癥的患兒多取蹲踞位,在行走或玩耍時常會主動蹲下片刻。這是因為蹲踞后可使缺氧癥狀得到緩解,患兒如有這種現象,家長切不可強行將患兒拉起。
8、對平時心臟功能和活動耐力都較好的患兒,應當按當時接受預防接種,但在接種后,應多觀察全身和局部反應,以便及時處理。
9、先天性心臟病的患兒體質弱,易感染疾病,尤以呼吸道疾病為多見,且易并發心力衰竭,故應仔細護理,隨著季節的變換,及進增減衣服。如家庭成員中有上呼道感染時,應采取隔離措施,平時應盡量少帶患兒去公共場所,在傳染病好發季節,尤應及早采取預防措施。一旦患兒出現感染時,應積極控制感染。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爺爺心律失常,能服苯巴比妥片嗎?要長
2024-10-24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能否用牛黃解毒丸?
2024-10-24服用螺內酯片血壓不穩,能否換藥?
2024-10-24高血壓患者能否服用腎寶片
2024-10-24氣血不足服用復方丹參片效果如何
2024-10-24心力衰竭能用托伐普坦片治療嗎?
2024-10-24服用復方利血平為何會致性功能減退?
2024-10-24珊瑚七十味丸對冠心病治療效果及副作用
2024-10-24
熱門文章
TIMI分級標準:評估心梗患者血管灌注的關鍵指標
2024-10-17鍛煉血管的簡單方法有這些
2024-10-16喝紅酒能軟化血管嗎?解讀紅酒與血管健康的關系
2024-10-16血脂檢查,低密度脂蛋白多少算超標
2024-10-16膽固醇高吃什么好?這些食物幫你科學降脂
2024-10-15降壓藥的價格和藥效有很大關系嗎?
2024-10-15什么是病毒性心肌炎?預防病毒性心肌炎的方法
2024-10-14哪些疾病會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和心率失常的區別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