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診斷誤區 感冒不一定是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是指嗜心性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心肌及間質非特異性炎癥為主要病變的心肌炎。心肌中有局限性或彌漫性的急性、亞急性或慢性炎性病變。病變雖以心肌為主,但心包、心內膜也可受累。本病可見于個年齡組,兒童更高。病毒性心肌炎是兒童和青少年猝死的原因之一。
近來全國各地報道的小兒病毒性的病例有所上升,但重癥病例較少,大多數為輕型病例。因病毒性的病情輕重懸殊,輕者癥狀不明顯,重者如治療不及時甚至會發生死亡,家長特別害怕孩子得“病毒性心肌炎”,隨之產生了一些不必要的擔憂和恐慌。那么,對于病毒性心肌炎有哪些認識和診斷誤區呢?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1、與非病毒性心肌炎混淆
(1)白喉所致中毒性心肌炎 此類心肌炎患兒易發生房室傳導阻滯、束支阻滯和早搏,心力衰竭出現快,且易致心源性休克。可根據流行病學對本病做出診斷和鑒別診斷。近年來,由于三聯疫苗的廣泛應用,白喉的發病率已大大降低,因而由白喉所致的心肌炎已甚為少見。
(2)落磯山斑熱(RMSF) 由立克次體感染所致,主要發生在美國、加拿大、墨西哥、中美洲和南非。其臨床特征為頭痛、發熱和皮疹三聯征。RMSF由蜱傳播,可由立克次體血管炎及血栓引起心肌炎、中樞神經系統損害、腎功能障礙、血管性虛脫、肺水腫及手足指趾壞疽。實驗室檢查可有血小板減少、血鈉低。免疫組織學檢查發現立克次體,或由PCR方法發現在血流中有立克次體核酸序列,即可確診RMSF。
2、得了病毒性心肌炎的孩子以后會發展成為慢性心肌炎患者
如果醫院已經通過全面的檢查明確了孩子的診斷,應了解孩子的病情輕、重程度。從全國性的大批病人的長期隨訪資料表明,一般經過2~6年的隨訪,小兒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中60%經數周或6個月內治療即痊愈,不到40%經數年后痊愈或好轉。
3、與風濕性心肌炎混淆
風濕性心肌炎患者除具有心前區不適、心悸、胸悶、胸痛甚至呼吸困難外,其主要表現有心臟炎、多發性關節炎、舞蹈癥、環形紅斑、皮下小結、發熱。抗“O”可增高,血沉增快,血清C3補體增高,鏈球菌抗原實驗陽性。
4、與川崎病混淆
本病又稱皮膚粘膜淋巴結綜合征。其病因尚不清楚,主要累及皮膚、粘膜和淋巴結,多見于5歲以內嬰幼兒。其臨床表現為發熱(多為高熱,持續5天以上,抗生素治療無效),皮疹,結合膜炎,口唇紅斑干裂,口腔粘膜炎癥,非化膿性淋巴結炎。10%~40%患兒心臟受累,主要是冠狀動脈炎,可有心肌缺血、心肌梗塞或動脈瘤破裂致猝死。本病累及心臟時需與心肌炎相鑒別。但心肌炎通常無持續發熱,也不會累及皮膚粘膜和淋巴結,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超聲心動圖檢查有時可發現冠狀動脈擴張和動脈瘤。
5、心肌酶譜高了就是病毒性心肌炎
一般醫院懷疑孩子得了病毒性心肌炎后,都會抽血檢查心肌酶譜,尤其是檢查肌酸激酶(CK)的心肌同功酶(CK-MB)和血清中心肌肌鈣蛋白,因為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心肌受損的情況。但這并不是診斷病毒性心肌炎的唯一依據,醫生還會結合臨床表現,綜合分析。
6、與冠心病混淆
患者出現心悸、胸悶、陣發性胸痛,心電圖有ST-T改變,心肌酶升高。在青少年考慮病毒性心肌炎,如果是中老年患者,且有病毒感染史,診斷容易混淆。但冠心病在心電圖和心肌酶方面有其動態演變規律,必要時行冠狀動脈造影,以明確診斷。
7、與原發性心肌病混淆
小兒原發性心肌病起病遷延,病程長,多以擴張型(充血性)心肌病為主。其臨床特點是心臟顯著擴大,X線表現為心臟普遍擴大或呈球形,心臟搏動弱,超聲心動圖多顯示左房左室大、心功能減退,也可顯示心室壁肥厚。心電圖可有電壓高、各種心律失常及非特異性的ST2T波改變。
8、心臟出現早搏就表示得了病毒性心肌炎
心臟早搏又分為良性和惡性,一般健康人在精神緊張、過度疲勞、吸煙、飲酒、喝濃茶、喝咖啡或消化不良時均可出現早搏。功能性或良性早搏常出現于飯后及安靜時,活動后早搏反而減少或消失。但如果是在運動后早搏明顯增多,需上醫院檢查,醫生會根據孩子發病前是否有明顯發熱及感冒、腹瀉等病毒感染史及相應的化驗和檢查,再做出診斷。
9、不明原因的心律失常
臨床上很多心律失常如房性期前收縮,室性期前收縮找不到具體原因,如果剛好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現,容易誤診為病毒性心肌炎。對此類病人要進一步觀察,檢查心電圖和心肌損害標志物,不要隨意下病毒性心肌炎診斷。
10、與心內膜彈力纖維增生癥混淆
心內膜彈力纖維增生癥(EFE)和心肌炎有相似之處。其病理改變主要是心內膜彈力纖維增厚,病變可累及瓣膜、心內膜下心肌也可發生變性或壞死。本病多發生于6個月左右的嬰兒。其臨床表現為心臟擴大(以左室大為主)和充血性心力衰竭,可由上呼吸道感染誘發;心電圖表現為電壓高,提示心房或心室大(以左室大為主)。而病毒性心肌炎多為低電壓和ST2T波異常。EFE之超聲心動圖主要表現為心內膜反光增強、增厚,心肌收縮無力;而病毒性心肌炎多數表現正常,有心力衰竭時可見心腔擴大,心肌收縮無力,少數可見心包積液征。
11、感冒了就會得病毒性心肌炎
一般引起感冒的原因90%以上為病毒感染,有人誤以為感冒了就會引發病毒性心肌炎。其實感冒后,只有極少部分孩子的心臟會受到病毒的損傷,這與病毒的種類,人體的免疫力,周圍環境的影響有著密切的聯系。
(責任編輯:吳潔媚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心肌缺血能否用通脈顆粒治療?
2024-10-24高血壓患者能否服用甲茸壯骨通痹膠囊
2024-10-24硝酸異山梨酯片能治療哪些病?
2024-10-24心絞痛能否使用復方丹參片?
2024-10-2420 歲腰硬胸痹伴頭暈目眩等癥狀是何
2024-10-24腦動脈粥樣硬化是怎樣形成的
2024-10-24血壓高有遺傳史,服藥后正常,能長期用
2024-10-24患硬化可以吃些什么食物?
2024-10-24
熱門文章
TIMI分級標準:評估心梗患者血管灌注的關鍵指標
2024-10-17鍛煉血管的簡單方法有這些
2024-10-16喝紅酒能軟化血管嗎?解讀紅酒與血管健康的關系
2024-10-16血脂檢查,低密度脂蛋白多少算超標
2024-10-16膽固醇高吃什么好?這些食物幫你科學降脂
2024-10-15降壓藥的價格和藥效有很大關系嗎?
2024-10-15什么是病毒性心肌炎?預防病毒性心肌炎的方法
2024-10-14哪些疾病會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和心率失常的區別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