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眼下正是盛夏高溫季節,醫生提醒,患有高血壓、冠心病、高血脂癥的老年人應摒棄“中風在寒冷季節才會高發”的觀點,當氣溫上升到32℃以上時,腦中風的發生率將大幅上升,夏季高溫應謹防“熱中風”。
夏季人體出汗較多,而老年人體內水分較少,夏天身體容易缺水。身體缺水會使血液黏稠,對患有高血壓、高血脂癥或心腦血管病的老年人來說,這會使輸向大腦的血液受阻,增加中風的發生幾率。
醫生提醒,預防中風首先要重視高血壓、高血脂癥等易引發腦中風的病癥,合理安排夏日生活,注意勞逸結合,多吃能軟化血管和降血脂的食物,并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降壓藥、降脂藥。
夏季老年人還應避免過度貪涼。老年人的血管大多硬化,忽冷忽熱的氣溫易使其發生意外。因此,使用空調時室內外溫差以不超過8℃為宜。同時,及時補水,防止血液黏稠出現血栓,引發中風、心絞痛等病癥。對于有過中風史的老年人來說,一旦出現頭昏、頭痛、半身麻木、頻頻打哈欠等癥狀,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夏季午夜應謹防中風
夏天也是中風(特別是缺血性腦中風)的高發季節,每年此時都有不少老人被腦中風奪去生命。高血壓、動脈硬化患者在悶熱的夏季要注意室內多通風,適當增加飲水量,以防血液黏度增高而引發缺血性腦中風。
專家提示,當氣溫升至32℃以上時,人體大量出汗,血液黏度增高,對于高脂血癥、動脈硬化的老年人來說,極易誘發缺血性腦中風。悶熱的夏季也是腦梗的高發季節,而凌晨4點至6點則是缺血性腦中風發病的危險時段。
研究認為,人體經過夜間長時間的睡眠,其間沒有任何液體的補充,清晨血液黏度達到高峰,所以老年人容易在凌晨發生腦梗。因此,為減少發生腦梗,建議高血壓、動脈硬化患者最好在睡前喝些水,使血液得到稀釋。此外,常見病人在清晨起床時出現中風的現象,因為起床過快,一下站起來,出現體位性低血壓,容易腦缺血、心肌缺血。所以,老年人醒來后不要馬上起來,在床上躺半分鐘,慢慢坐起半分鐘,在床邊兩腿垂下再坐半分鐘,然后才起來。
(責任編輯:尹浩 )
文章關鍵詞:
對于中風病人來講,夏天也是一個特別危險的季節。每當到了炎熱的夏天之后,中風病人就會增加,而老一些的人占據多數。其實熱中風與中風是相同的概……詳細>>
夏秋交替,雖然早晚氣溫低,但是中午氣溫較高、氣壓低,身體排汗及水分蒸發量增多,這時血流緩慢,血管阻力增大,中老年人由于皮膚汗腺萎縮和循環……詳細>>
比較多的人覺得傷風感冒,通常在冬春季節才容易發病,但是中風卻是和寒冷的季節是密不可分的。但是實際臨床顯示,炎熱的夏季患上熱傷風的人數其實……詳細>>
泡溫泉可謂是好處多多,既可以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溫泉中的各種微量元素還有養顏美容、鎮痛解乏等功效。但是高血壓患者泡溫泉則易引起腦中風。詳細>>
酷暑是腦血管病的高發期,高溫天氣里老年人要特別注意預防俗稱為“中風”的腦卒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