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中度以上抑郁癥不治療可能會自殺
醫學指導:高敏,廣東省第二中醫院腦病科主任、醫學博士
明天就是第10個世界預防自殺日。迫于生活工作的壓力,許多人在生活中都曾有過不想活了的想法,只不過大部分人過后都將其拋之腦后,但仍有相當一部分人卻付諸了行動。那么,偶爾有自殺的想法是一種心理隱患嗎?為什么有些人會真的跑去自殺?
專家提醒,偶發性的情緒低落,甚至冒出自殺想法,是人們在遭遇負面事件時的正常情感反應,無需擔心,但如果這種情緒持續超過兩周,就意味著進入抑郁狀態了,如果持續超過兩個月,那么基本可以診斷有抑郁障礙,應該及時到專科醫院需求治療。
焦慮抑郁障礙者自殺率最高
“這幾年我國的自殺率提升很快,跟焦慮抑郁的發病率越來越高有很大關系,許多人直到自殺身亡,仍然不知道自己其實有心理疾病。”廣東省第二中醫院腦病科主任高敏介紹說,一些已經確診患有抑郁癥的病人,如果得不到家人的心理支持,自殺的可能性也非常高。
在門診中,高敏曾接觸過一個患有焦慮癥的女病人,擁有非常好的家庭和工作條件,但是總懷疑老公在外面有事,于是威脅老公說不回家就要殺掉兒子,老公回家之后,發現她根本不會真去殺兒子,就不再理她,這位病人又威脅說要自殺,老公仍然不當一回事,結果有一天,她真的開車去撞樹,就這樣去世了。
“凡是長期反復出現自殺想法的人,大部分可能已經患有中度以上抑郁癥,不治療的話,他們可能會嘗試反復多次自殺。”高敏指出,抑郁癥并沒有大家想象得那么可怕,如果在剛發病時,也就是急性期就進行治療,一般吃藥2-3個月即可好轉,但如果患者拖延就診,使病情轉入慢性期,則至少要吃藥2-3年才能恢復,并且還容易復發,這對患者本人和家人都將是“不可承受之重”。
自我診斷:你有焦慮抑郁障礙嗎?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曾有過不想活了的想法,高敏介紹,在遭遇創傷性、刺激性事件后短期內偶發自殺想法,是一種正常的情感反應,不存在有心理隱患等問題,公眾無須過分擔心。但是,如果抑郁狀態持續2周,每周發作2次,每次持續2天以上,你就可能進入了亞健康狀態,這種情況心理科醫生通常稱之為抑郁狀態;如果這種情況持續超過兩個月,那么,很遺憾,你可能已經進入抑郁狀態,這時候就需要精神科醫生的幫助了。
從我國的情況來看,許多焦慮抑郁患者的首發癥狀是失眠,“大約超過60%的失眠是抑郁引起的,每周失眠超過2次,且持續時間較長的人,很可能真正的原因在焦慮抑郁。”高敏提醒,“公眾應該重視失眠問題,不要僅僅把它當睡不著來看待。”
實際上,區別于歐洲人的發病模式,亞洲人患焦慮抑郁后,許多人的首發癥狀都是軀體癥狀,除了失眠以外,還有一種常見的情況:有人身體到處不舒服,跑遍各個醫院檢查,都沒發現什么問題,最后到精神科一看,原來是有焦慮癥。
提醒:心理疾病最好到專科醫院就診
盡管焦慮抑郁的發病率越來越高,但大量公眾仍然不清楚有此類問題應該去哪里看診。
高敏建議,根據上面的自我診斷標準,患者如果覺察有抑郁傾向,不要病急亂投醫,求助于一些不正規的小門診或社區醫院,最好到正規醫院的神經科、精神科或心理科看診。“一些不專業的醫生亂開藥,亂治療,患者在長期吃藥沒用后,可能產生越治療越絕望的心情,對治療病情特別不利。”
專家介紹:高敏,廣東省第二中醫院腦病科主任醫師,廣東省中醫藥學會中醫心理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醫學會行為與心身疾病委員會中醫學組副主任委員。
家庭醫生在線(m.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余莎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全身骨掃描對診斷甲狀腺癌有何作用?
2024-09-26什么是內照射放射病
2024-09-26醫院是否都有核醫學科
2024-09-26內照射放射病有哪些癥狀表現
2024-09-26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病因是什么?
2024-09-26如何有效治療內照射放射病
2024-09-26內照射放射病是怎樣的一種疾病?
2024-09-26患上內照射放射病應如何處理
2024-09-26
熱門文章
強迫癥是怎么回事?治療方法有哪些?
2024-10-30多夢嗜睡需重視,可能是身體在發出“求救信號”
2024-10-23什么是偏執狂?
2024-10-12連續用電腦超3小時 可能增加患狂躁癥風險
2024-10-11如何預防分離性遺忘?有什么好的方法嗎?
2024-10-10精神緊張怎么辦?專業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09為什么晚上會難過?科學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09-24訓練專注力的方法有什么
2024-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