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生在線首頁 > 心理睡眠 > 精神疾病 > 抑郁癥 > 正文

            75%自殺人群都與抑郁癥狀相關 10大征兆提示有自殺傾向

            2019-09-10 19:59:43      家庭醫生在線

            “那一刻,我感覺完了、完了,要來了,每日每夜都在遭受煎熬,無數次想一死了之。”即使經過半年的治療,重度抑郁癥患者阿蘭(化名)病情已經控制良好,但提及當時抑郁癥病發時情景,她仍歷歷在目。

            生活中,這樣的案例并不是少數。據WHO(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世界每年有接近80萬人死于自殺,還有更多的人自殺未遂。每一起自殺都是波及家庭、社區和整個社會的悲劇,并且給身后的人造成長久的影響。

            9月10日是第17個“世界預防自殺日”,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心理精神科主任范長河提醒各位網友,抑郁癥在內的心理精神疾病是導致自殺的主要原因,需要正視抑郁等心理問題,利用保護因素,個體化治療,增強社會支持系統,減少促進因素,將有助于降低自殺率。

            別忽視!75%自殺人群都與抑郁癥狀相關

            近年來,大學生跳樓、媽媽帶著孩子跳江、韓國明星自殺,各種自殺類的新聞每年都不時頻頻爆出,在這些自殺背后都可能會指向抑郁障礙為主的心境障礙和焦慮障礙。

            半年前,阿蘭生完孩子后,開始出現情緒低落、悲觀絕望、并存在自殺企圖,差點造成悲劇。

            “一天晚上我抱著寶寶,從娘家吃完晚飯回到自己家,那一路上我就預感到“完了、完了,要來了。就像是例假要來一樣,抑郁情緒也是這樣,我可以預感到它的來臨,但我控制不了它。我的生活一團糟,與婆婆的關系不好,先生沒管我和寶寶,我對生活也失去了控制。我覺得自己很沒用,寶寶跟著我也沒有任何好處。我每日每夜都在遭受煎熬,無數次想一死了之。”

            在家人的陪伴下,阿蘭來到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就診,被確診為重度抑郁癥。所幸,經過半年專業、系統、規范的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阿蘭已回復之前的輕松狀態,人際關系也緩和了,并能坦然面對過往的痛苦經歷,并呼吁大眾正確看待抑郁癥:“不回避、不歧視、不冷漠、不說教,拉一把即將墜入深淵的人,就會挽救一個即將逝去的生命!”

            “抑郁情緒一旦在他們心中駐扎,他們的認知就可能變得不再理性,就會認為自己沒有前途和出路,自己是家庭和社會的累贅,死既能解脫自己又能不拖累家人,從而可能產生自殺意念和行為。例如患有軀體重大疾病的老年人,在治病、養老等問上有沉重的經濟及心理負擔。”范長河主任介紹,患有抑郁癥狀的患者出現自殺的幾率高達15%,而自殺的人群當中有75%的人都與抑郁癥狀相關。

            然而,對于抑郁癥,目前社會上的認知仍存在很多偏差,很多人僅僅將抑郁傾向歸結為內向、不開心,忽視了抑郁癥可能導致的自殘、自殺的嚴重后果。或將抑郁癥與瘋子聯系在一起,導致很多抑郁癥患者有了病恥感而拒絕治療。這些錯誤觀念都促進了自殺行為的發生。

            范長河主任表示,要減少自殺,首先心理疾病要“去污名化”;其次要到專業的合法機構尋求心理援助;再則是高度重視、及早干預、規范治療。“我們要向大眾大力傳播心理衛生知識,引導大眾正確對待抑郁癥等心理疾病。一定要重視和評估抑郁癥患者的自殺風險,并及時干預,以免釀成悲劇。基于評估的、針對性的干預和治療措施可以較好地預防抑郁癥的自殺。”

            同時,范長河主任指出,雙相情感障礙、精神分裂癥、應激相關障礙、某些類型的人格障礙等心理精神疾病患者也是自殺的高發人群。

            除了抑郁,出現這種情況也有可能自殺

            當然,并非所有的自殺行為都與心理疾病有關,突發應激事件、生理性激情狀態可能會使人做出突然自殺的舉動,這種情況常見于青少年和女性。

            “這樣的自殺行為往往是臨時起意,并不像抑郁癥患者自殺前往往經過細致籌劃。很多時候,沖動性自殺的人只是由于一時的情緒失控,喪失理智而做出了沖動行為,及時制止,尋求幫助,撫平情緒就可以挽救一條生命。另一方面,個體的價值觀體系需要優化,增強心理韌性、彈性,提高心理素質。”范長河主任表示。

            除了抑郁等心理疾病和沖動性導致的自殺行為之外,還有一種叫愧疚感導致的自殺。從“無顏面對江東父老”到最近發生的災后幸存者自殺事件,都提醒人們注意這一情況。

            范長河主任表示,“經歷過災難、戰爭或是巨大變故的幸存者很容易罹患創傷后應激障礙(PTSD),這是指個體經歷、目睹或遭遇到一個或多個涉及自身或他人的實際死亡,或受到死亡的威脅,或嚴重的受傷,或軀體完整性受到威脅后,所導致的個體延遲出現和持續存在的精神障礙。此病患者時常會重復閃回創傷體驗,產生愧疚感,自責、自罪,導致自殺。就算沒有發生PTSD,重大災難或變故的經歷者也可能由于過度自責或愧疚而選擇自殺。”

            另外,自殺還可能出現在精神活性物質如毒品、酒精等的濫用,出于達到某種目的而采取自殺姿態,青少年的自殺模仿行為等情況。

            總而言之,范長河主任介紹,自殺其實是由心理、社會和生物學因素綜合作用所導致。

            預防自殺,我們能做些什么?

            “很多情況下的自殺是可以預防的。從自殺念頭到自殺行為有一個轉化過程,自殺念頭如果沒有得到很好地排解舒緩,很有可能會轉化為難以控制的自殺行為。”范長河主任說 ,當發現別人出現自殺前征兆時,這很有可能是他發出的求救信號,此時不要冷漠,除了提供情感支持,向他們表達你的關心,詢問他們的困難,聆聽他們的心聲之外,還要限制自殺工具的可得性。除此之外,建議尋求專業人員的幫助,比如去心理精神科專業機構就診,或撥打心理援助熱線。

            而當自己產生自殺念頭時,首先應該告訴親人,并尋求專業的心理精神機構及心理精神專業人士的幫助。其次,有自殺計劃和行動,那怕你只有一點點猶豫不決,都應當聯系家人、學校、工作單位、公安局、醫院、心理危機干預熱線等、并尋找專業的心理幫助。國內已經建立了多條免費自殺預防熱線,撥打電話尋求專業幫助也會挽救自己。

            世界是多么美好,你是多么珍貴!

            廣州市心理援助熱線:020-81899120、020-12320-5(24小時)

            深圳市心理援助熱線:0755-25629459(8:00-22:30)

            北京市心理援助熱線:800-810-1117、010-82951332(24小時)

            上海市心理援助熱線:021-12320-5(8:00-22:00)

            杭州市心理援助熱線:0571-85029595(24小時)

            相關鏈接:自殺前征兆有哪些?

            ① 睡眠模式明顯改變

            ② 遠離朋友和家人,覺得自己是他們的負擔

            ③ 有過自殺的嘗試

            ④ 極其厭惡自己,沒有歸屬感

            ⑤ 絕望、憤怒、焦慮不安、精神萎靡

            ⑥ 大量飲酒或服用毒品

            ⑦ 放棄自己,對自己喜歡的事物喪失興趣

            ⑧ 出現一些冒險行為

            ⑨ 產生自殺的念頭、計劃和行動

            ⑩ 突然的情緒變化

            家庭醫生在線(m.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tianxu 通訊員:薛冰妮、高龍、馮朱曉、朱健)

            相關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主站蜘蛛池模板: 3d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免费| 人妻AV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福利91精品一区二区| 免费日本一区二区| 亚洲av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性色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日韩中文字幕精品免费一区| 国产一区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一区二区精品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一区二区精品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系列| 日韩av片无码一区二区不卡电影| 2022年亚洲午夜一区二区福利| 成人丝袜激情一区二区| 国产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狼| 色一乱一伦一图一区二区精品| 中文字幕一精品亚洲无线一区| 国产精品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3d动漫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 果冻传媒董小宛一区二区| 亚洲中文字幕一区精品自拍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搡老熟女老女人一区二区| 国产香蕉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久久人妻av一区二区软件| 精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精品国产日韩一区三区|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33| 无码国产亚洲日韩国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台湾无码一区二区| 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直播 | 91久久精品午夜一区二区| 狠狠做深爱婷婷综合一区|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视频网站| 一区二区三区亚洲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