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低血糖比高血糖更兇險
我們知道,糖尿病患者需要嚴格控制血糖。有的糖友會認為血糖控制越低越好,其實,這是一個非常錯誤的觀點。因為低血糖的危害比高血糖要來得急、來得快,嚴重的低血糖甚至會昏迷,危及生命。因此,控制血糖應平穩達標,避免大起大落,同時特別要注意預防低血糖。
生活上,大部份的糖尿病人都有過低血糖的經驗,有些人形容的極為恐慌,而有些人則無感覺,但共同的地方就是驗指血糖時則顯示低血糖值。這些病患不論是使用胰島素或口服降糖劑,或是合并器官衰竭(腎衰竭)或是飲食活動量變動性差異太大,即有可能造成低血糖;如果對于糖尿病認識不足,藥物使用不清,或面臨低血糖而不會處理,即有可能造成低血糖,重則昏迷不醒;反之為了怕低血糖發作,反而不敢嚴格控制血糖,而導致急性高血糖合并癥。若知道低血糖癥狀及處理,可以很輕易地把病人從鬼門關救回,因此糖尿病病人及其家人或一般大眾應該對低血糖有所了解及處理。
糖尿病患者稍不注意就會發生低血糖
專家表示,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的一種非常常見的急性并發癥,通常當靜脈血糖≤2.8mmol/L時被稱為低血糖。
糖尿病人因低血糖只要深度昏迷6分鐘,腦細胞損傷就無法修復,即使搶救成功也會成為植物人。所以,低血糖對糖尿病患者危害更加嚴重。
專家稱,通常發生低血糖的原因主要有四種:其一,來不及進食或者某一餐吃得太少;其二,臨時性體力活動過大,比如劇烈運動后,機體胰島素吸收加快,葡萄糖的利用增加,而誘發低血糖。其三,胰島素注射過量,這其中包括了胰島素注射部位不準確,比如打到肌肉或注射部位運動過度導致胰島素吸收太快,迅速降糖,導致吸收過快而發生低血糖。其四,口服降糖藥使用不當:比如用藥劑量過大或合用其他與降糖藥物有協同作用的藥物,尤其是聽信一些不負責任的廣告宣傳,隨意加用所謂“降糖制劑”,導致低血糖。
低血糖的癥狀及處理方法:
輕度的癥狀有交感神經興奮之癥狀,比如心悸、冒冷汗、寒顫、饑餓、頭痛、易怒、蒼白、疲倦、虛弱等,此時病人的意識狀態尚能自我察覺,因此可以請病人自我檢驗血糖之后,再吃2-3粒方糖(10~15公克)或進食淀粉類的食物。
中度的癥狀有中樞神經低血糖反應,比如反應遲鈍、精神恍惚、無法集中注意力,及口齒不清。此時病人的意識狀態尚能自我尋找食物或叫人協助,因此可以自我測驗血糖,即時補充醣類(葡萄糖)15~30公克。
如果是重度低血糖,其癥狀則包括中樞神經低血糖及交感神經興奮之癥狀,此時病人已經喪失意識,無法自理,需他人協助,處理方法包括注射升糖素或注射葡萄糖液,通常這類的病人應速送醫院急診進一步處理觀察。
糖尿病人如何預防低血糖:
勿空腹做運動,定量、定時進食三餐和點心,及了解作息日常活動、運動及藥物間的相互作用及關系,同時攜帶糖尿病護照或識別卡及隨身攜帶方糖,以備低血糖時服用。并告知親友或周遭朋友在特殊狀況時緊急應變措施,最后要消除對低血糖癥狀的恐懼,重新建立患者控制血糖的信心,及自我血糖監測的重要性。
(責任編輯:嚴毓芳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做甲狀腺檢查時需要空腹嗎
2024-10-25甲亢患者適合吃什么水果比較好
2024-10-25甲亢會不會導致腹瀉
2024-10-25通脈降糖膠囊適用于哪些情況
2024-10-24
熱門文章
糖尿病I型全方位指南:解析、管理與生活調整
2024-10-25糖尿病I型能治好嗎
2024-10-24糖尿病I型與二型:深入解析兩者的區別
2024-10-24糖尿病II型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足病早期信號
2024-10-24糖尿病ICD10編碼全解析及應用指南
2024-10-24糖尿病IR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