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島素泵的工作原理及應用現狀
糖尿病的運動治療適合病情控制穩定的2型糖尿病、體重超重的2型糖尿病(最佳適應證)、穩定期的1型糖尿病、穩定期的妊娠糖尿病。
運動治療的組成
運動治療方案包括三部分:運動前準備-熱身活動;運動鍛煉;運動后放松活動。
熱身活動:5~10分鐘。如步行、太極拳、保健操等。逐步增加運動強度,以使心血管適應,并提高關節、肌肉的活動效應。
運動鍛煉:20~30分鐘。為低、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如步行、慢跑、游泳、跳繩等。
放松活動:5~10分鐘。如慢走、自我按摩等。可促進血液回流,防止突然停止運動造成的肢體瘀血,回心血量下降,引起昏厥或心律失常。
常見運動類型
有氧運動
常見:行走、慢跑、爬樓梯、游泳、騎自行車、跳舞、打太極拳、打球等。
無氧運動
常見:舉重、 一百米賽跑等。不主張采用此種運動。
最輕度運動——散步、購物、做家務
輕度運動——太極拳、體操
中等強度運動——騎車、登山
強度運動——跳繩、游泳
步行
運動強度較小,比較安全。特別適合年齡較大,身體較弱的患者。
建議從慢速步行開始,逐漸增加步行速度,中間可穿插爬坡或登臺階等。
慢跑
屬中等強度,較為輕松,跑步中不至于出現明顯氣喘。適合于較年輕、身體條件較好、有一定鍛煉基礎的糖尿病患者。
優點是運動效果明顯,運動量容易控制,不受時間、地點或器械限制。缺點是下肢關節受力較大,易引起膝關節疼痛。
間歇跑:慢跑和步行交替進行的過渡性練習。
常規慢跑:速度一般為100米30~40秒。
運動的個性化
運動時間:可自10分鐘開始,逐步延長至30~40分鐘,其中可穿插必要的間歇時間;運動累計時間一般以20~30分鐘為宜;運動時間和運動強度共同決定了運動量,兩者可協調配合。
運動頻度:每周鍛煉3~4次為最適宜;若每次運動量較小,而身體條件又較好,每次運動后均不覺疲勞的患者,運動頻率可為每天1次;運動鍛煉不應間斷,若運動間歇超過3~4天,則效果及蓄積作用將減弱。
有助于堅持運動的方法:選擇自己喜愛的運動方式;運動時間安排在較為方便的時候;結伴運動;制定切實可行的運動計劃。
運動時間段的選擇:通常于餐后1~3小時之間活動為佳,因為此時血糖水平升高;避開藥物作用高峰,以免發生低血糖;若必須在藥物作用高峰時運動或體力勞動,應適當增加飲食。
胰島素泵可通過微電子程控模擬生理性胰島素分泌模式,對人體持續微量輸注胰島素,在目前的降糖治療方案中,對平穩控制血糖更有效。國內外大量研究證實,與傳統胰島素強化治療方案相比,胰島素泵更能有效地減少血糖波動。
胰島素泵工作原理是:一方面,向患者體內24 h不間斷地輸入胰島素,模擬基礎胰島素分泌,維持正常肝糖輸出,控制空腹血糖;另一方面,進餐前追加輸注胰島素,模擬進餐后胰島素分泌,控制餐后高血糖。
目前,我國使用胰島素泵的患者已近2萬,其中約54%為1型糖尿病患者,44%為2型糖尿病患者,2%為其他原因所致糖尿病患者。
胰島素泵治療的優點
胰島素泵可根據患者血糖情況,隨時調整基礎及餐前胰島素輸注量,有效控制餐后高血糖和黎明現象,降低糖化血紅蛋白(HbA1c)水平,減少或延緩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DCCT(糖尿病控制與并發癥)研究證實,對1型糖尿病患者進行強化血糖控制(大部分為胰島素泵治療),HbA1c<7、2%時,視網膜病變減少76%,神經病變減少60%,腎臟病變減少56%。減少血糖波動
與中長效胰島素相比,使用胰島素泵時胰島素吸收變異率小(僅為3% ),可預測性好,消除了胰島素皮下蓄積。
改善胰島素抵抗
使用胰島素泵,可使胰島素輸注量與需求量相匹配。根據胰島素需求量設置多段基礎率,并通過餐前大劑量輸注隨時補使用胰島素泵,通過夜間輸注少量基礎胰島素的方式,可避免夜間低血糖的發生。同時,使用胰島素泵治療者餐前胰島素用量減少,避免了多次注射造成的胰島素體內蓄積,從而減少低血糖的發生。
胰島素泵適應證
通過胰島素治療方可理想控制血糖者,均可采用胰島素泵治療。
臨床研究顯示,以下人群使用胰島素泵獲益更多。
1、 血糖波動較大,采用多次皮下注射胰島素方案,仍無法平穩控制血糖
2、 無感知低血糖者;
3、 頻發低血糖者;
4、 嚴重黎明現象者;
5、 作息時間不規律,不能按時就餐者;
6、 要求提高生活質量者;
7、胃輕癱或進食時間長者;
8、 糖尿病患者的圍手術期血糖控制;T
9、 應激性高血糖患者;
10、妊娠糖尿病或糖尿病合并妊娠者。
胰島素泵治療展望
目前國外胰島素泵的研制正向人工胰腺方向發展,試圖將連續血糖監測和胰島素輸注相結合,使胰島素泵完全智能化。目前已有的體外胰島素泵已達到每5分鐘接收1次來自血糖探頭的血糖值,自動接收指血值并對探頭進行校正,顯示當前血糖值,繪制血糖趨勢圖,并具有低血糖和高血糖時報警功能,但尚不能自動根據血糖值計算胰島素輸注量。
另外,還有尚處于臨床驗證階段的置入式胰島素泵,是將胰島素泵埋置在腹部皮膚下,通過遙控器來控制胰島素的輸注量,患者需要每45~90天到醫院補充胰島素。
血糖高于14毫摩爾/升,不要運動!
1、避免高強度運動,防止意外傷害;
2、隨身攜帶易于吸收的碳水化物食物,以備出現低血糖情況下食用;
3、佩戴胸卡;
4、穿著舒適合腳的鞋,并注意足部護理;
5、鍛煉前多飲水;
6、如運動前血糖較低,應先加餐;
7、運動會引起食欲增加,消化功能增強,應注意飲食控制;
8、如果進行激烈長時間運動,應監測血糖并注意調整胰島素和口服降糖藥用量;
9、高血壓患者不應舉重屏氣;
10、周圍血管病變患者,應“走-休息-走”交替進行;
11、視網膜病變患者不舉重、不潛水、頭不低于腰;
12、周圍神經病變患者避免過度伸展,不負重。
(責任編輯:劉曉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甲狀腺結節能否使用散結靈膠囊?
2024-10-27長期服左甲狀腺素鈉片,血糖異常是糖尿
2024-10-27血糖 101 能服用降糖藥嗎?
2024-10-27如何選擇治療甲亢的好醫院
2024-10-27市中區治療甲狀腺結節哪家醫院靠譜?
2024-10-27小孩預測身高 1.45 米,醫院建議
2024-10-27朋友推薦的藥品不知對我治療效果如何
2024-10-27產后想盡快減重恢復身材可以嗎?
2024-10-27
熱門文章
糖尿病I型全方位指南:解析、管理與生活調整
2024-10-25糖尿病I型能治好嗎
2024-10-24糖尿病I型與二型:深入解析兩者的區別
2024-10-24糖尿病II型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足病早期信號
2024-10-24糖尿病ICD10編碼全解析及應用指南
2024-10-24糖尿病IR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