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冬季更要護足
專家介紹,糖尿病足是一種全身性慢性疾病,其患病率正在逐年升高,且并發癥發生率高,可侵犯全身多器官,具有較高的致殘率和致死率,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既縮短預期壽命,又帶來沉重的社會經濟負擔。控制血糖是預防糖尿病足病的基本措施之一,血壓控制和戒煙及注意足部清潔,鞋子的選擇和襪子的選擇,足部問題護理方法(修剪趾甲、雞眼與胼胝、真菌感染、足部損傷)等都是必須重視的問題。
糖尿病患者由于長期受高血糖的影響,下肢血管硬化,血管內集結成微小斑塊,造成下肢血管閉塞,從而導致下肢組織的病變。閉塞現象如果發展逐漸嚴重,可由水腫、皮膚發黑、腐爛引發成腳趾壞死甚至壞疽,并由此使末梢血管反應遲鈍,對寒冷刺激不敏感,導致病情更加嚴重。
部分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穩定,其病情時好時壞。冬季氣候寒冷,人體受低氣溫的影響,血流速度自然減慢,末梢的毛細血管收縮。如果患者此時血糖再偏高,就極易使病情加重,出現肢體的微小血栓,導致足部神經細胞缺血。臨床上表現的足部發涼、麻木、疼痛、肢體活動不靈活等癥狀其病理過程其實跟糖尿病的其他并發癥一樣,都是動脈的粥樣硬化導致供應神經的血管逐步閉塞,使神經細胞缺血,最后出現一系列有損組織器官正常功能的臨床表現。
糖尿病患者應注意足部保護——少走“石子路”
糖尿病人的雙足是最容易損傷的,所以需要特別保護。由于足部對外界刺激不夠敏感,很多時候發生了損傷也不知道,又因為糖尿病患者組織愈合能力降低,造成傷口不易愈合,繼續發展更可能發生感染潰爛,不少人甚至發展到要去截肢的地步!
因此,糖尿病人運動時不但要穿棉布襪子和稍寬軟底鞋,還不能光腳走,尤其是走在堅硬的石頭和路面上。“石子路”對于普通人來說或許可以起到養生保健的作用,但是對于糖尿病患者,或許是一顆“定時炸彈”。
運動預防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當然是能不得最好,糖尿病患者除了要積極控制好血糖外,每天堅持小腿和足部運動30~60分鐘,可以改善下肢血液循環,預防足部病變。
足部的運動方式有:
行走運動
提腳跟-腳尖運動
彎膝-下蹲運動
甩腿運動
此外,糖尿病患者要注意足部保暖,要經常用溫水泡腳。預防足部皮膚的損傷,外出時不要穿涼鞋,穿新鞋時,第一天不超過半小時,檢查足部有沒有被擠壓或摩擦。
(責任編輯:嚴毓芳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做甲狀腺檢查時需要空腹嗎
2024-10-25甲亢患者適合吃什么水果比較好
2024-10-25甲亢會不會導致腹瀉
2024-10-25通脈降糖膠囊適用于哪些情況
2024-10-24
熱門文章
糖尿病I型全方位指南:解析、管理與生活調整
2024-10-25糖尿病I型能治好嗎
2024-10-24糖尿病I型與二型:深入解析兩者的區別
2024-10-24糖尿病II型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足病早期信號
2024-10-24糖尿病ICD10編碼全解析及應用指南
2024-10-24糖尿病IR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