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素質不好更易患糖尿病 防治需注意這些
糖尿病是現如今最常見的慢性病之一,導致糖尿病的病因有很多。那么糖尿病的病因有哪些呢?下面一起來看看:
心理素質不好易得糖尿病
美國斯坦福大學醫學系等研究機構的學者發現,在18歲時抗壓能力較弱的男性,成年后患上2型糖尿病的風險會增加五成。研究者考察了青春期晚期的抗壓能力較差與成年后患上2型糖尿病的風險增加之間是否存在相關性。這項研究選取了在1969―1997年間入伍的153萬名瑞典男性新兵,他們之前都未被診斷患有糖尿病。這些新兵還接受了標準的心理評估,以考察他們的抗壓能力(打分從1―9)。研究者還通過門診和住院診斷追蹤調查了他們2型糖尿病的發病情況。
分析結果顯示,在隨訪期內,總共有3.4萬名男性被診斷患上了2型糖尿病。在調整了各項影響因素之后發現,抗壓能力較差與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升高之間存在著相關性。抗壓能力得分較低(1―3分)的男性比得分較高(7―9分)的同齡人被診斷患上糖尿病的可能性要高出51%,可見患糖尿病的風險與抗壓能力之間存在著直接關系。這項研究成果認為,抗壓能力之所以能影響2型糖尿病的發病,可能是由于心理承受能力較差的人易有吸煙、飲食習慣差和缺乏體力活動等情況,而這些行為導致其患糖尿病的風險升高。
糖尿病患者如何才有好心情?
我們都知道,控制血糖對糖尿病治療非常關鍵。有些病人在確診患糖尿病之后,精神特別緊張,怕病情變重,怕不易治愈,整天圍繞疾病胡思亂想,陷入苦惱和憂愁之中,血糖也隨之發生波動。特別是有病人發現其他糖尿病病人患糖尿病壞疽或眼底出血時,更是緊張焦慮。還有的糖尿病病人合并有末梢神經病變,肢體麻木、疼痛,擔心要被截肢,一天到晚把注意力集中在這方面,對肢體疼麻感覺特別敏感,甚至影響了正常生活。
處理糟糕情緒的一個有效方法是承認它的存在,認識到它是不可避免的。接下來,試著努力自學有關糖尿病的知識,了解糖尿病是怎么回事,其危害是什么,應該怎樣控制和治療。隨著對糖尿病的了解加深,你的心情會逐漸平靜下來,并開始積極地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
與糖尿病相伴的道路是漫長的,血糖的波動、病情的變化以及來自工作和生活的種種壓力會時而讓你情緒低落,應該相信自己,積極面對,嘗試調整情緒的辦法,如:可參加一些糖尿病專題講座、了解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的基本知識和應對措施、糾正錯誤認識及不良行為。當患者出現焦慮、抑郁等情緒難以排解時,應及時找專科大夫就診,避免加重病情。
(責任編輯:莊閑婷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肥胖且食多易餓哆嗦,血糖甲狀腺正常咋
2024-10-21孩子舅舅患糖尿病,母親無病,孩子患病
2024-10-21促甲狀腺素高對生育有何影響能生孩子嗎
2024-10-21寶寶不喝奶是否會影響其發育
2024-10-21請幫我解讀一下內分泌檢查結果
2024-10-21生殖器官發育不良應如何處理
2024-10-21肥胖致內分泌失調身體虛弱能否恢復健康
2024-10-21哪些因素會對寶寶發育產生影響?
2024-10-21
熱門文章
糖尿病就醫攻略:科室選擇不再難
2024-10-23糖尿病忌口的食物一覽表
2024-10-22糖尿病iv期是第幾期?詳解糖尿病分期與病情管理
2024-10-22糖尿病患者一日三餐飲食食譜:科學飲食,穩控血糖
2024-10-22糖尿病腳腫:成因、風險與治療護理全解析
2024-10-21糖尿病腳腫了是什么原因
2024-10-21糖尿病幾型嚴重?
2024-10-21低血糖的并發癥有哪些
2024-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