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感染可誘發糖尿病足 預防分五步走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因末梢神經病變、下肢動脈血供不足以及感染等多種因素引起足部疼痛、皮膚潰瘍、肢端壞疽等病變的統稱。下面,我們就來看看糖尿病足病因及其預防:
糖尿病足常由4因素引起
糖尿病性肢體缺血癥的病理生理變化是由于代謝紊亂所引起的微血管和大中小血管的病變以及神經系統的功能障礙,加上糖尿病免疫功能受損,易于發生感染。一般與以下4個方面有關:
1、糖尿病患者足底壓力的變化:動態足底壓力異常增高與糖尿病足底潰瘍的發生明顯相關,足底壓力增高作為足潰瘍的預測因子,具有很高的特異性;
2、血管病變:大血管病變,大血管病變是指大,中動脈病變而言,主要發生于腹主動脈、心 腦和肢體主干動脈。對由于血管病變所引起的糖尿病性肢體缺血癥,臨床上多稱為糖尿病動脈閉塞癥;
3、神經系統功能障礙:糖尿病患者由于大血管病變和微血管病變,營養神經的血管出現功能和器質性改變,引起神經營養障礙和缺血性神經炎;
4、感染:感染不是糖尿病足的主要原因,卻是促使其加重的一個重要因素。糖尿病患者由于肌體免疫力低下,白細胞的游走性和吞噬能力降低,使其易于發生感染且難以控制。缺血的肢體更易于發生感染,且多為革蘭陰性菌感染,感染后使血液中促凝物質增加,局部氧耗增加,使局部缺血加重而發生壞疽。
糖尿病足預防五步走
糖尿病專家建議,按照如下五步走或可嚴防糖尿病足:
1、預防大于治療。糖尿病足還是以預防為止,盡量避免足部受損,比如穿合適松軟的不露腳趾的平底鞋、布鞋,避免用過熱的水泡腳,冬天不要用熱水袋暖腳等。
2、嚴格控制血糖。并發癥的源頭是因為血糖過高,所以,嚴格控制 血糖是治療糖尿病的基礎。如果血糖波動的大,必要時可采用胰島素強化治療,可導致緩解癥狀。此外,還要控制血壓和血脂。
3、定期去醫院做足部檢查。如有破損趕緊治療,糖尿病足有時候發展很快,短短幾天就無可挽回。所以,及時進行下肢血管檢測是非常必要的。
4、靜脈輸注。糖尿病足是因為血管堵塞和神經病變綜合因素影響而導致的,所以,對血管阻塞不是非常嚴重工沒有手術指征的患者,可以采用靜脈輸注的辦法,輸注一些擴血管和改善血液循環的藥物,也能有效防止糖尿病足的發生和發展。
5、積極治療感染。有足部潰瘍的患者,要積極治療,可根據細胞培養和藥敏試驗選用合適的抗生素。對一些較難治的潰瘍,如果影響到整個或大部分足部,應該考慮截肢治療,以保證生命安全。
(責任編輯:潘瑋璐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尿糖高的原因是什么?一定是糖尿病嗎?
2024-10-22生活工作無規律致內分泌失調怎么辦?
2024-10-22請問糖尿病應如何有效治療
2024-10-22糖尿病患者飲食禁忌有哪些?
2024-10-22結婚一年未孕且長痘兩年多,是內分泌失
2024-10-22胚胎發育不好的原因有哪些
2024-10-22卵泡發育不成熟的治療難度大嗎
2024-10-22近期體重減輕消瘦且大便不成形是何因
2024-10-22
熱門文章
糖尿病I型全方位指南:解析、管理與生活調整
2024-10-25糖尿病I型能治好嗎
2024-10-24糖尿病I型與二型:深入解析兩者的區別
2024-10-24糖尿病II型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足病早期信號
2024-10-24糖尿病ICD10編碼全解析及應用指南
2024-10-24糖尿病IR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