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前期需要服降糖藥嗎?
糖尿病是指因體內胰臟所分泌的胰島素不足或無法發揮正常功能,導致血中糖分利用控制發生障礙之疾病。除靠飲食及運動來控制血糖外,更為重要的是藥物治療。
口服降血糖藥物有哪些類型
1 直接刺激胰臟上的β細胞分泌胰島素。餐前或隨餐服用,服藥后30分鐘內需進食,以免發生低血糖。
2 短效口服胰島素促泌劑:快速、短效促進胰臟胰島素之分泌。餐前服用,服藥后立刻用餐,未用餐則不服藥。
3 雙胍類:抑制肝臟的醣質新生作用及增強肝臟和肌肉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及減少小腸對葡萄糖的吸收。餐后或隨餐服用,可減少腸胃不適的癥狀。
4 甲型糖苷脢抑制劑:在腸道抑制多醣(包括蔗糖)分解為葡萄糖的作用,減少葡萄糖吸收,降低飯后血糖。隨餐服用。
5 胰島素增敏劑:改善外圍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以增加胰島素的利用。每日一次,空腹或與食物并服皆可。
6 DPP-4抑制劑:提高活性腸泌素的濃度,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每日一次,空腹或與食物并服皆可。
糖尿病前期要服降糖藥嗎
糖尿病前期,到底要不要吃藥呢?目前的研究表明,空腹血糖高,會損害全身的微血管,引起視網膜、腎臟、下肢、神經等部位的病變,并且只要把空腹血糖降到7毫摩爾/升以下,就能有效預防。
空腹血糖正常,但餐后血糖高,被稱作“糖尿病前期”或“糖耐量異?!?,這樣的患者如果放任自流,往往會進展成糖尿病。糖尿病前期,到底要不要吃藥呢?
目前的研究表明,空腹血糖高,會損害全身的微血管,引起視網膜、腎臟、下肢、神經等部位的病變,并且只要把空腹血糖降到7毫摩爾/升以下,就能有效預防。
餐后血糖高則會傷害全身的大血管,特別是心血管。但餐后血糖該降到多少、糖化血紅蛋白該降到多少,才能避免大血管風險,目前還有一些爭議。
專家指出,根據目前的研究,糖尿病前期干預以生活方式干預為主,即控制飲食、增加運動、減輕體重等。有研究表明,體重減輕1公斤,糖尿病前期進展為糖尿病的風險就能減少16%。說到藥物,目前只有一種藥——阿卡波糖被寫進了《糖尿病防治指南》,糖耐量異常者如果合并心血管危險因素,就要服用阿卡波糖。這里所說的“心血管危險因素,包括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史、肥胖、吸煙、50歲以上等。很多糖耐量異?;颊呱砩系奈kU因素不止一個,那就更要服藥了。
口服降糖藥可以引起貧血?
口服降血糖藥物總體來說引起貧血的發生率不高,但由于糖尿病發病率高,服用降糖藥物的人數眾多,而且多要求終身服藥,因此,糖尿病患者對降血糖藥物的每一種不良反應都不能掉以輕心,即使是少見藥物不良反應也應引起重視。
患者不可能因為降血糖藥物偶能引起貧血而拒絕服用,因此,對這種藥源性貧血患者重在預防?;颊咴诜幹委煹耐瑫r,只要經常注意觀察,很容易在貧血的早期察覺。如突然發現皮膚黏膜等處蒼白,特別是指甲、手掌皮膚皺紋處以及口唇黏膜和眼瞼等處較為明顯,加之最近有疲倦、乏力、頭暈、耳鳴、記憶力衰退、思想不集中等癥狀,就應該想到有早期貧血的可能。因為神經系統及肌肉對早期貧血造成的缺氧最敏感。有些患者稍事活動或情緒激動即有氣急、脈率變快,有些患者還可能出現食欲不振、月經失調、閉經和性欲減退等癥狀。早期發現及時就醫,采取應對措施后一般預后良好。
個別患者在服用甲苯磺丁脲(甲糖寧,D860)、氯磺苯脲、格列苯脲(優降糖)時可引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患者癥狀輕重不一,重癥患者較易發現;輕癥患者網織紅細胞可以正常,不易早期發現。停藥后癥狀即可緩解。極個別患者可產生骨髓抑制,發生再生障礙性貧血。
預防:初次用藥10天后查一次血常規,第一年內每3個月查一次,以后每年檢查一次,以便早期發現。
(責任編輯:林銀珍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做甲狀腺檢查時需要空腹嗎
2024-10-25甲亢患者適合吃什么水果比較好
2024-10-25甲亢會不會導致腹瀉
2024-10-25番石榴降糖膠囊的作用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24
熱門文章
糖尿病I型全方位指南:解析、管理與生活調整
2024-10-25糖尿病I型能治好嗎
2024-10-24糖尿病I型與二型:深入解析兩者的區別
2024-10-24糖尿病II型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足病早期信號
2024-10-24糖尿病ICD10編碼全解析及應用指南
2024-10-24糖尿病IR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