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神經病變并發癥如何緩解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代謝性疾病,糖尿病慢性并發癥的危害非常嚴重,致殘率和致死率極高。糖尿病圍神經病變是糖尿病最常見的慢性并發癥之一,發病率高,病變涉及面廣,發病后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那么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有怎樣的癥狀表現呢?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病變發生率較高,患者的自覺癥狀較多,病變早期可無癥狀,也可表現輕微,以感覺障礙為主,呈對稱性疼痛或/和感覺異常,下肢癥狀較上肢多見。感覺異常有麻木、蟻走、蟲爬、發涼、發熱、燒灼感、刺痛或觸電樣感覺,往往從遠端腳趾上行可達膝上,患者有穿襪子與戴手套樣感覺。感覺障礙嚴重的病例可出現下肢關節病及潰瘍。有時有觸覺過敏,嚴重者則不忍棉被之壓,須把被子支撐起來。疼痛可表現為刺痛、灼痛、鉆鑿痛,似乎在骨髓深部作痛,有時劇疼如截肢痛,呈晝輕夜重。當運動神經累及時,肌力常有不同程度的減退,晚期有營養不良性肌萎縮。周圍神經病變可雙側,可單側,可對稱,可不對稱,但以雙側對稱性者多見。糖尿病神經損傷可以因進展緩慢而不被發現,例如手持高溫物體致燒傷,但不覺灼熱和疼痛,鞋過小或有異物,引起足部慢性糜爛而無自覺的痛苦等。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如何診斷?
糖尿病性周圍神經病變發生率高,但病變早期常無癥狀,病程越長,治療起來越困難。因此,必須提高對該病的警覺性,爭取早期發現,及早治療,減少患者的致殘率,提高生活質量。對于所有2型糖尿病在確診時,1型糖尿病確診5年后,或出現周圍神經病變的表現時應進行神經病變的篩查。定性篩查的方法包括針刺覺檢測,輕觸覺檢測,位置覺檢測,溫度覺檢測,振動覺檢測(128 Hz音叉),壓力覺檢測(10g Semmes-Weinstein單纖維尼龍絲),此外還可進行運動覺檢測和踝反射檢測。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定量診斷包括神經傳導速度測定(NCV);定量感覺功能測定(QST);腓腸神經活檢等。一般情況下,通過詳細的詢問病史,結合臨床表現、體格檢查、輔助檢查結果,內分泌科醫生可以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進行準確的診斷。
如何緩解糖友神經病變的并發癥
1、水下運動減腳壓。游泳或水下游泳運動對身體的沖擊性更小。由于水的浮力作用,糖友經常感覺神經疼痛的腳部壓力大大減輕。如果糖友出現神經損傷或者擔心跌倒,那么首先應該選擇一些可鍛煉平衡能力的強度較小的運動。瑜伽和太極拳有助于鍛煉平衡能力和放松身心,也是很好的選擇。
2、走直線靈活雙腳。雙腳保持在同一直線,一只腳的腳跟與另一只腳腳尖相接觸,雙腳交替前移,模擬走鋼絲動作。完成動作時,雙膝適當彎曲,雙臂展開以保持平衡。為了增加難度,可模仿倒走鋼絲動作。
3、踮踮腳尖身體穩。站在椅子或欄桿等固定支撐物旁,雙腳腳跟慢慢離地,盡量保持一會兒。連續做3次,每次爭取保持時間更長些。平衡動作可以天天練習。對平衡能力更自信時,可適當增加其他運動。
4、金雞獨立防糖尿病。一只腳慢慢離地,盡量保持單腿站立。保持30秒,然后換另一條腿重復相同動作。這種鍛煉隨時隨地可以進行,比如,刷牙、排隊或打電話的時候都可以練習金雞獨立。鍛煉目標是,雙手不用任何支撐也能單腿站立。為確保萬一,練習時身邊最好有固定支撐物。
5、起身站立練平衡。坐在椅子上,練習“起立/坐下”。3次為一組。開始時可借助雙臂保持身體穩定。
6、吃點杏仁養神經。蘆筍、杏仁、燕麥等富含B族維生素,有益于營養神經。
7、洗溫水澡促循環??梢源龠M腿及腳部的血液循環,緩解輕度的神經痛。
8、減少飲酒防損傷。酒精會產生神經毒性,對神經已經受損的患者而言傷害更大。因此必須減少飲酒,專家建議每周至多4杯啤酒。
(責任編輯:林銀珍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做甲狀腺檢查時需要空腹嗎
2024-10-25甲亢患者適合吃什么水果比較好
2024-10-25甲亢會不會導致腹瀉
2024-10-25番石榴降糖膠囊的作用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24
熱門文章
糖尿病I型全方位指南:解析、管理與生活調整
2024-10-25糖尿病I型能治好嗎
2024-10-24糖尿病I型與二型:深入解析兩者的區別
2024-10-24糖尿病II型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足病早期信號
2024-10-24糖尿病ICD10編碼全解析及應用指南
2024-10-24糖尿病IR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