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糖藥治糖尿病遵循6個原則
社會上有很多聲稱可以“治愈糖尿病”的小廣告誤導患者。糖友在選擇治療時應擦亮雙眼,盡量選擇傳統藥物。盡管社會各界都在大力宣傳糖尿病的正規防治知識,但或多或少還存在很多小廣告誤導患者。因此,糖友在選擇治療時應遵循如下原則:
降糖藥治療糖尿病遵循6個原則
第一,如果能靠控制飲食和運動將血糖降至正常,就不要盲目用藥。臨床上經常見到這樣的患者:剛診斷為糖尿病,血糖并不很高,就打上了胰島素,結果體重猛增。事實上病人控制飲食、加強鍛煉,不用藥,血糖也能降下來。靠改變生活方式控制血糖是最好的。
第二,越傳統的藥物越安全。如今控糖的藥物五花八門,但是針對每一個患者,并非都適用。任何藥物、任何治療都不是完美的,都各有利弊。事實上,用的時間越長,越傳統的藥物越安全。因為經過了多年的臨床觀察和大浪淘沙,藥物的正副作用都已經被掌握,比如二甲雙胍、磺脲類等。而且,傳統的藥物還有一個好處,就是便宜。糖友不要盲目追求新藥、貴藥,能降糖的藥就是好藥。
第三,聲稱能“治愈糖尿病”的藥物或治療肯定是騙人的。糖尿病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副產品”,隨著生活條件好轉,人們吃得好、動得少就會患病。目前醫學界還沒有找到一個能夠治愈糖尿病的妙方,但凡說吃什么藥或采取什么手段能治愈,一定是騙子,廣大糖友不要上當。
第四,處于“臨床研究”的階段不等于“臨床應用”。手術治療在部分患者有一定效果,但觀察的時間太短,遠期效益還不清楚。
第五,選擇中醫藥治療要注意副作用。實踐證明,西藥降糖的效果是最好的,而且使用起來簡便、副作用清楚。糖友可以選擇去正規醫院看中醫,但不要認為中藥沒有副作用。
第六,不要輕信降糖保健品。近年來,聲稱可以降糖的保健品層出不窮,“口服胰島素”、|“植物胰島素”等概念讓糖尿病患者不知如何分辨。事實上,并沒有證據證明有某種保健品可以真正降糖。如果有明顯的降糖作用,里面難免會添加西藥成分。患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和醫生開的降糖藥混合使用,容易導致低血糖。因此,糖尿病患者不能輕信廣告宣傳的降糖保健品。
服用降糖藥要知道的事情
磺脲類藥物
個別患者在服用甲苯磺丁脲(甲糖寧,D860)、氯磺苯脲、格列苯脲(優降糖)時可引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患者癥狀輕重不一,重癥患者較易發現;輕癥患者網織紅細胞可以正常,不易早期發現。停藥后癥狀即可緩解。極個別患者可產生骨髓抑制,發生再生障礙性貧血。
預防:初次用藥10天后查一次血常規,第一年內每3個月查一次,以后每年檢查一次,以便早期發現。
只吃降糖藥,治不了糖尿病
一百年來,關于糖尿病,發明的藥物越來越多,但糖尿病并沒有得到有效控制,相反患者卻是越來越多。這不能不讓我們反思傳統糖尿病防治策略和方法。
血糖升高是什么?血糖升高只是糖尿病的一個表現,是糖尿病引起的一個表象,但并不是糖尿病的原因和本質。降血糖只是糖尿病的一個治標的方法。
單純降血糖并不能完全控制并發癥的發生
從另一方面說,強化血糖治療是否能完全控制并發癥的發生?通過大量臨床醫療實踐,現在看來也不盡然。不久前有一位找我看病的朋友說,他得糖尿病后,馬上就用上了胰島素泵進行強化降糖治療,血糖一直很穩定,但現在也出現并發癥了。這個現象并不是偶然的。實踐證明,只降血糖并不能完全控制并發癥的發生。
近年來的一些研究也發現,強化血糖治療并不能降低糖尿病的死亡率。2008年,美國糖尿病協會(ADA)年會上甚至有報道,患病15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如果強化血糖控制,不但不能降低死亡率,反而會增加死亡的風險。因此,我們要恰當地評價降血糖的作用。在糖尿病的防治策略上思路要廣一些。
降血糖是必須的,但絕對不能是唯一的
我們知道,糖尿病是一組代謝綜合征。在血糖升高的同時,血壓、血脂、血液黏稠度等都有可能改變。特別是高血壓,從某種程度上講,降血壓比降血糖還要重要。因此,對糖尿病來說,降血糖是必須的,但不能是唯一的,多途徑的綜合治療才能起到最佳的療效。
吃降糖藥后喝酒需謹慎
藥物如阿司匹林、吡羅昔康、感冒片等,服藥后飲酒4小時至2個月,均會引發不同程度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出現腹痛、嘔吐、血紅蛋白下降等癥狀。胃鏡檢查胃粘膜呈糜爛性出血性胃炎、食管、胃底靜脈曲張、胃潰瘍等,其中最嚴重的2例患者不治身亡。
"吃了藥最好別喝酒,輕則出現醉酒或者降低藥物作用,重則引起毒性反應或者使原來的疾病加重。"因為各種酒中都含有乙醇。同時,酒精有擴張血管作用,會對抗凝血藥物或利尿降壓藥物產生影響,會使人出現頭暈、直立性虛脫等癥狀。
"很多種藥物還可以干擾乙醇的正常代謝,造成乙醇醛蓄積中毒,引發頭痛、頭暈、惡心、嘔吐、呼吸困難、血壓下降等一系列癥狀,醫學上稱之為'雙硫侖樣反應'又稱之為'戒酒硫樣反應'。"酒精進入體內后,首先在肝細胞內經過"乙醇脫氫酶"的作用氧化為"乙醛",乙醛在肝細胞線粒體內經過"乙醛脫氫酶"的作用氧化為乙酸和乙醛酶A,乙酸進一步代謝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體外。由于某些化學結構中含有"甲硫四氮唑側鏈",抑制了肝細胞線粒體內乙醛脫氫酶的活性,使乙醛產生后不能進一步氧化代謝,從而導致體內乙醛聚集,出現雙硫侖樣反應。
(責任編輯:林銀珍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做甲狀腺檢查時需要空腹嗎
2024-10-25甲亢患者適合吃什么水果比較好
2024-10-25甲亢會不會導致腹瀉
2024-10-25番石榴降糖膠囊的作用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24
熱門文章
糖尿病I型全方位指南:解析、管理與生活調整
2024-10-25糖尿病I型能治好嗎
2024-10-24糖尿病I型與二型:深入解析兩者的區別
2024-10-24糖尿病II型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足病早期信號
2024-10-24糖尿病ICD10編碼全解析及應用指南
2024-10-24糖尿病IR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