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糖藥長期服用導致失效怎么辦
糖尿病人在發病初期吃降糖藥效果不錯,但發展到后來降糖藥失去作用,吃得越多反而降糖效果越差,什么原因?這是因為這些病人已經由原來的Ⅱ型糖尿病向Ⅰ型糖尿病演變,胰島β細胞功能很差,于是服用磺脲類降糖藥失去效果。
糖尿病是由于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功能不足或胰島素作用缺陷,而表現為血糖升高并伴有脂肪和蛋白質代謝紊亂的一種內分泌疾病,在我國的發病人群與日俱增。糖尿病有Ⅰ、Ⅱ型之分,磺脲類降糖藥只適用于胰島β細胞還有一定功能的Ⅱ型糖尿病人,如果糖尿病類型已經轉變,再吃大量磺脲類降糖藥反而有反作用。約有1/4~1/3的Ⅱ型糖尿病會向Ⅰ型糖尿病演變,其中胰島β細胞的狀態是重要指標,因此糖尿病人定期檢測胰島β細胞功能就很有必要。
引起磺脲類藥物繼發性失效的原因
1、胰島B細胞對磺脲類藥物的敏感性下降。因磺脲類藥物的降糖機制主要是通過對胰島B細胞的直接刺激促進其分泌胰島素,長期用藥的病人,B細胞對磺脲類藥物的敏感性隨療程延長而降低,直至大劑量的磺脲類藥物也無法使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
2、胰島B細胞功能進一步損傷。磺脲類藥物可使胰島B細胞長期超負荷地分泌胰島素,以滿足機體代謝的需要和維持血糖的穩定。隨療程延長,已受損的B細胞因長期超負荷工作,可使其功能損傷逐漸加重甚至衰竭,再給予磺脲類藥物刺激也不能進一步促進其胰島素的分泌。
3、胰島素抵抗。胰島素抵抗和胰島素分泌不足是2型糖尿病發病的兩個基本環節。在有的病人中,胰島素抵抗可隨病程進一步加重,因而在胰島素抵抗逐漸加重的情況下,即使磺脲類藥物能促進胰島素的大量分泌,也不能使血糖控制正常。
老年糖尿病初治無效宜加胰島素
一些老年糖尿病患者在初期治療階段就需要加用胰島素,其原因比較復雜。主要是由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病程一般較長,即便是首次被發現,也不意味著就一定是糖尿病早期改變。其中,有不少老年糖尿病患者被發現時就已經是有多年病史的患者,只是由于缺乏糖尿病的癥狀而一直未能早期發現而已。另外,有些老年糖尿病患者因年老體弱,存在多個臟器的功能衰退,使得機體對口服降糖藥的敏感性較差,因此必須增大口服降糖藥劑量才能將血糖降下來。但增大劑量必然帶來更多不良反應,故在臨床上不主張增大口服降糖藥的劑量,而是主張加用胰島素進行強化治療,這樣做既有效又安全
(責任編輯:林銀珍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做甲狀腺檢查時需要空腹嗎
2024-10-25甲亢患者適合吃什么水果比較好
2024-10-25甲亢會不會導致腹瀉
2024-10-25番石榴降糖膠囊的作用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24
熱門文章
糖尿病I型全方位指南:解析、管理與生活調整
2024-10-25糖尿病I型能治好嗎
2024-10-24糖尿病I型與二型:深入解析兩者的區別
2024-10-24糖尿病II型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足病早期信號
2024-10-24糖尿病ICD10編碼全解析及應用指南
2024-10-24糖尿病IR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