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護理糖尿病患者知多少
多數糖友往往不會長期呆在醫院接受治療,因此糖友了解相關的家庭護理知識很有必要,那么糖尿病患者在家庭護理過程中需要注意什么?哪些又是糖尿病患者護理過程中的重點呢?下面讓小編為你解答。
如何護理糖友的生活起居
控制總熱能是糖尿病飲食治療的首要原則。糖尿病患者應合理安排每日三餐,每餐都應含有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以有利于減緩葡萄糖的吸收;應控制油炸食品、粉條薯類食品及水果,但不是不吃薯類和水果,應學會自行掌握各種食品交換的方法,這樣才能夠達到平衡營養;應限制飽和脂肪酸的脂肪如牛油、羊油、豬油、奶油等動物性脂肪,可用植物油如豆油、花生油、芝麻油、菜籽油等含多種不飽和脂肪酸的油脂代替,但椰子油除外。花生、核桃、榛子、松子仁等脂肪含量也不低,也要適當控制,還要適當控制膽固醇,以防止并發癥的發生。應適當控制膽固醇高的食物,如動物肝、腎、腦等臟腑類食物,雞蛋含膽固醇也很豐富,應每日吃一個或隔日吃一個為宜。
糖尿病患者皮膚組織內含糖量增高,宜于細菌繁殖,又由于血糖增高,血液中嗜中性粒細胞活動緩慢,吞噬力差,殺菌力降低,加上機體形成抗體能力降低,故易發生皮膚瘙癢和感染,且感染后又不易康復,為此一定要勤洗澡、勤換衣服,保持皮膚清潔,防止感染;老年糖尿病患者易導致腦動脈硬化和末梢神經炎,肢體活動不靈活,肢端、手腳麻木,要在護理中配合患者多做肢體按摩,白天用熱水泡手腳,一旦發現皮膚感染要及時治療。
護理糖友先讓血糖達標
在配合好飲食、運動、藥物治療的前提下,應注意監測“糖化血紅蛋白”、空腹及餐后2小時血糖。“糖化血紅蛋白”這個指標,對于我們糖尿病患者而言并不陌生,它表示我們近三個月血糖的平均水平,可以說是糖尿病控制好壞的晴雨表。我們建議每2~6個月測一次糖化血紅蛋白。除了檢查糖化血紅蛋白,更應該在家中按時測量手指血糖,選擇每周至少測量4次(早餐后、中餐后、晚餐后、睡前)血糖。查血糖時注意避免使用過期、受潮、型號不對的試紙。根據客觀的血糖結果,及時糾正我們不恰當的治療或生活方式,并及時就診。
控制血糖的標準,應根據年齡來制定。70歲以下的患者,餐后血糖應控制在8mmol/l以內、空腹血糖在6mmol/l左右;70歲以上的患者,建議將餐后血糖控制在10mmol/l以內、空腹血糖在6-8mmol/l即可。血糖控制是一項長期工程,糖尿病患者千萬不可虎頭蛇尾。
糖友自我監測也別忘
在糖尿病家庭護理中,‘5駕馬車’是缺一不可的。專家介紹,“5駕馬車”指的是患者教育、飲食治療、運動治療、藥物治療、病情監測。而其中,病情監測往往是糖友們容易疏忽的環節。一些糖友覺得經常測量各種指標太麻煩,認為到醫院復診時讓醫生幫忙測一下就可以了。
專家說,糖尿病的治療目標是控制血糖使其盡量接近正常,進而減少糖尿病各種急、慢性并發癥的發生和發展,提高糖友們的生活質量。但是,糖尿病是受環境等因素影響、病情隨時變化的疾病,而糖友的自我感覺往往并不能正確反映其病情的輕重和病情控制的好壞。
要達到糖尿病的治療目標,必要前提就是良好的病情監測。自我監測的意義在于獲取血糖及有關信息,作為調整藥物、飲食及活動量的依據,以更全面提高對病情的有效控制和對生活質量的調節能力。
(責任編輯:林銀珍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做甲狀腺檢查時需要空腹嗎
2024-10-25甲亢患者適合吃什么水果比較好
2024-10-25甲亢會不會導致腹瀉
2024-10-25番石榴降糖膠囊的作用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24
熱門文章
糖尿病I型全方位指南:解析、管理與生活調整
2024-10-25糖尿病I型能治好嗎
2024-10-24糖尿病I型與二型:深入解析兩者的區別
2024-10-24糖尿病II型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足病早期信號
2024-10-24糖尿病ICD10編碼全解析及應用指南
2024-10-24糖尿病IR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