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治療十忌知多少?
隨著生活水平提高,被稱作“富貴病”的糖尿病近年來也找上了普通人。但是很多糖友還沒有認識到糖尿病所帶來的嚴重后果,下面讓小編為你講講糖尿病十忌,讓你更好地了解糖尿病治療中的注意事項。
糖尿病治療十忌
一忌:一曝十寒,跌宕起伏
糖尿病患者對自己的空腹、餐后血糖的情況要清清楚楚,所以定期測血糖對他們來說是一項重要的工作。但不少患者平時不定期監測,服藥又隨意加量或減量,導致血 糖忽高忽低。長期如此,身體總處于應激狀態,胰島β細胞功能必然受損,并發癥來得更早,危害更大。患者要學會監控血糖,避免血糖跌宕起伏,同時要把糖尿病 治療融入生活中,并養成“有度”飲食、運動和用藥的習慣。
二忌:兩敗俱傷,人財兩空
臨床上糖尿病治療有四大誤區:(1)過度治療:血糖降了,胰島功能沒了———大劑量促敏藥物刺激,導致β細胞功能受損;(2)不及時治療:藥用了但血糖未達標———瞎折騰;(3)偏頗治療:血糖降了,肝腎功能損害了———用藥時沒注意藥物的副作用;(4)迷信:廣告、偏方和秘方———療效危害兩不知。
專家提醒,糖尿病用藥不當,容易導致患者血糖和胰島功能都不獲益。
三忌:三心二意,見異思遷
頻繁更替醫院,頻繁更換醫生,不停更換藥物,這對病情的控制沒有任何好處。目前對于糖尿病沒有能根治的奇藥,每一種藥物都有特定的療效和局限性,對于糖尿病,醫生和病人必須互動和默契才能達到理想治療狀態。例如,目前常用的糖尿病治療藥物消渴丸,若能根據血糖水平靈活調節用量,可逐漸達到血糖控制平穩,但患者不能隨意換藥或停藥,應遵從醫生的指導,否則可能引起血糖出現波動。
四忌: 四體不勤,事倍功半
有 部分患者特別信賴藥物治療而忽略運動的治療效果,但實際上,糖尿病運動療法卻是最簡單且事半功倍的方法。研究表明,餐后運動,可以降低血糖2-5毫摩爾/ 升。長期有規律的運動可以降低胰島素抵抗,同時還能強身健體、防治骨質疏松、延緩衰老等。患者應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最好咨詢醫生,制定個體的運動方案。
五忌:五谷不分,良莠不辨
“見 了麥苗叫韭菜”這是缺乏基本生產常識的秀才,而“五谷不分”則是不懂飲食治療基本常識的糖友。一旦患上糖尿病,就要對飲食上的基本常識有所了解,比如每天 需要的營養四要素:糖、蛋白、脂肪、纖維素,還要了解這些營養要素都是由哪些食物提供的,自己能吃什么、吃多少。糖友們最好能接受系統的訓練,掌握飲食治 療的規律及竅門,吃出健康。
六忌:七竅生煙,敏感多疑
七 竅生煙說的是容易被激惹,遇事愛激動,內心不平和。而敏感多疑則是指過度注意自己身體的感受,癥狀頻發。傅主任說,因為神經內分泌穩定是血糖和血壓穩定的 基礎,經常動怒、焦慮、抑郁、悲傷的糖尿病患者,其升血糖、升血壓的激素不斷分泌,這樣就增加了降糖的難度。因此,一旦得了糖尿病,好好聽醫生的建議,進 行規范的治療,信任醫生是治療的第一步。
七忌:八面來風,人心蠱惑
當今社會,信息太多,今天有人說二甲雙胍(治療糖尿病的一線用藥)對肝腎有毒,明天有人說吃南瓜、苦瓜能降糖,這些信息往往像“八面來風”一樣干擾糖友們,以至于打破其原本規律的生活及常規的治療。
專家提醒,現在藥物層出不窮,許多新藥的療效和副作用還沒有歷經時間的考驗。因此,不要輕信廣告或醫托。不被忽悠的關鍵是多聽聽正規醫院專科醫生的意見,不要盲目用藥、換藥、停藥。
八忌:十全十美,不切實際
由于糖尿病的治療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因此,飲食、運動、藥物、血糖監控都必不可少。不過,有些患者就太過于理想化,往往出現以下幾種現象———
(1)飲食太過嚴格以至于因噎廢食營養不良;(2)運動太過苛求以至于欲速不達傷筋動骨;(3)藥物太過挑剔以至于顧此失彼因小失大;(4)達標過于追求以至于稍有波動就惴惴不安。
其實,糖尿病的治療講究的是對“度”的把握,過度了反而有害無益。
糖友飲食運動需要注意啥?
一日三餐 糖友生活需要規律
吸煙、酗酒,都是糖尿病發病的重要因素。如果要預防糖尿病,必須要控制患者飲食,生活必須要有規律。在飲食中要注意低糖低脂,盡量少吃高油脂高糖份的食物。
飲食要注意均衡,一日三餐,要定時、定量。談到糖尿病,就一定會談到碳水化合物,其中主要以米飯為基礎,再此基礎上適當添加蔬菜和水果,然后是蛋白質含和油脂成份的食物。每餐要盡量包括主食,蔬菜,含蛋白質的肉、蛋、奶,最后是油脂,油脂一定要控量。
在醫院,醫生會根據患者的身高、體重等制定每天熱卡的攝入量,計算起來很復雜。基本上三大板塊的東西都要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都要有,但是每一節,比例都不一樣,碳水化合物比例在40%~ 60%左右,蛋白質在20%左右,油脂類在5%~ 10%樣子。
根據每個人的身體狀況,比例有一定的區別。大概比例是這樣的,每餐飯按照這個比例比較好,不要因為血糖高就不吃主食,這是不可取的,而且這也不符合營養學方面的飲食規律。
適量運動 患者需做有氧運動
現在人們的生活條件好了,出門不是坐車就是開車,而且年輕人平時因工作忙也常常忽略了鍛煉。針對現在糖尿病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我們鼓勵人們多做有氧運動,按照每個人的自身情況和年齡的差別,也有運動程度的不同。
最簡單的方法,每周活動3—5次,每次時間在30分鐘以上,根據自己身體的接受能力選擇時間和運動量,運動強度要求運動后的心率為170減去實際年齡,比如:40歲男子,運動后的心率在130次左右,證明運動強度夠了。
年齡在30多歲年輕人,適合慢跑、游泳等運動項目。專家介紹,游泳是非常好的一個項目,可以調動全身的肌肉組織,而且對關節損傷不嚴重,特別是膝關節損傷的人特別有幫助。但是,有冠心病和高血壓的病人,建議不介紹強度的運動,因為這很容易誘發心絞痛。
(責任編輯:詹遠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做甲狀腺檢查時需要空腹嗎
2024-10-25甲亢患者適合吃什么水果比較好
2024-10-25甲亢會不會導致腹瀉
2024-10-25番石榴降糖膠囊的作用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24
熱門文章
糖尿病I型全方位指南:解析、管理與生活調整
2024-10-25糖尿病I型能治好嗎
2024-10-24糖尿病I型與二型:深入解析兩者的區別
2024-10-24糖尿病II型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足病早期信號
2024-10-24糖尿病ICD10編碼全解析及應用指南
2024-10-24糖尿病IR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