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控糖不好小心并發癥 五大因素決定控糖效果
在糖友們的實際生活中,“控糖”始終是一大難點。糖尿病患者固然需要降血糖,但同時不能輕忽低血糖。一方面低血糖的危害不亞于高血糖,會增加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風險,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另一方面,血糖水平不能像“坐過山車”,持續平穩地控制血糖才是延緩病程、降低糖尿病并發癥的關鍵。
誤區致糖友血糖控制不佳
1、飲食治療是糖尿病治療的基礎,對于初發血糖不是很高的(如空腹血糖在8mmol/L以下)2型糖尿病患者,如無急性的危及生命的并發癥,首先應控制飲食1個月左右。如控制飲食后,無其他特殊的原因,血糖仍不下降或下降不滿意,再考慮選用降糖藥物。
2、一些患者不控制飲食而想服特效藥物,或想多服降糖藥而不控制飲食,這是非常錯誤的,甚至是危險的。因為不論胰島細胞是否還有一定的功能,對于初發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糖反映了他們胰島細胞分泌胰島素功能不足,限制飲食的目的是減輕胰島B細胞負擔,使這些細胞得到很好的休息,以利其功能的恢復。這就如患急性肝炎、腸胃炎的患者需要休息和飲食療法(包括禁食)一樣。不控制飲食而濫用口服降糖藥,恰如一匹有病的馬拉不動車時,遭到了所載的重量增加(多進食)和鞭打(服用降糖藥),其結果是病馬非但不能拉車,反而使病情更嚴重,甚至完全累垮(胰島B細胞功能衰竭)。臨床實踐也充分證實,不把好飲食這一關,口服降糖藥治療通常是失敗的。
3、不根據血糖水平來調節藥量。服藥的目的是控制高血糖。由于患者的血糖要升高到一定程度,才會出現多飲、多尿、多食和體重減輕等所謂的經典的糖尿病癥狀,血糖不太高。如空腹血糖低于13毫摩爾/升,多數患者并無不適的感覺(無癥狀)。但在這種狀態下,糖尿病病情在發展,可引起各種糖尿病并發癥。不少患者雖然血糖控制不滿意,但由于無特別的或明顯的不適感,因而不根據血糖水平來調節降糖藥的用量。從心理的角度講,患者感到自己已經服藥了,有安全感,但從服藥的效果來講,患者的服藥則屬無效成效果不滿愈。一些患者發展到因嚴重的糖尿病并發癥而入院,還覺得奇怪,為什么服了藥而不管用。
4、忽視復診或檢查,不看重藥療的效果?;颊吆苌俚结t院復診或檢查,很少乃至從不觀察自己服藥的效果,不經常性地檢查血糖、血脂和血壓,不注意觀察影響自己血糖變化的因素。不注意總結自己的服藥規律,而是人云亦云,聽甲患者說甲藥好而服甲藥,聽乙患者說乙藥好又改服乙藥觀察不仔細,復查不經常,治療不規則,這是我國糖尿病患者病患者較一些發達國家的糖尿病患者病情重、并發癥多且嚴重的一個主要原因。
5、以為所有的藥物都對自己有效。其實并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服用口服降糖藥都有效,這在理論上容易理解,但在實際工作中則往往難于為患者所接受。我國相當多的糖尿病患者盡管服用口服降糖藥效果不好或無效,也很難接受胰島素治療。
6、頻繁更換藥物。一些磺脲類降糖藥在體內有隨時間延長藥物作用逐漸增強的過程。一些患者不了解這一點,往往服用幾天或十幾天,見血糖、尿糖下降不滿意,即急于換藥,或認為所服用的藥物無效。事實上,有些降糖藥服至半個月甚至1個月時才達到最大的降糖效用。 (7)關于聯合用藥。每種降糖藥都有最大有效劑量。未用到這個最大有效劑量(有藥物反應者除外),不要輕易地認為某種藥物無效。
較合理的服藥方法為:根據血糖逐漸調整服降糖藥的劑量,服至該藥的最大有效劑量,血糖控制不滿意要及時聯合應用其他藥物。但是不要同時應用兩種同類的藥物,如達美康聯合應用美吡達。幾乎所有的藥物都有商品名和化學名,如優降糖又稱格列苯脲,達美康也叫格列奇特。很多病人弄不清楚,搭配的不對。建議病人想調整治療時要咨詢醫生,不要自作主張。
8、降糖藥物越貴越好。藥物的價格與其療效并不成正比。不應認為價格低的降糖藥效果就差,價格高就是良藥。我們不應該說,這種藥一定比那一種藥好,而應科學地說,哪一種降糖藥更適合什么樣的糖尿病患者。對甲患者有效的藥物不一定對乙患者也有效,有時對乙患者不但無效,甚至有害。針對每個患者的特殊性而選用最適合他的藥物,這是合理用藥的一個基本原則。
9、片面追求特效藥。相當多的患者一味追求能“去糖尿病病根“的所謂特效藥,有的甚至在采取一定的治療措施血糖已經獲得良好控制的情況下,寧可停止現階段有效的治療措施,而去尋找所謂能包治百病或去病根的“靈丹妙藥“。有的認為西藥僅能治表,而中藥能去根。有的則偏信氣功偏方。殊不知,現在采用的包括飲食、運動和藥物的糖尿病綜合療法是人類與糖尿病作斗爭的實踐總結和智慧結晶,是經過世界各國所證明確實有效的方法。
10、拒絕藥物治療。有的患者片面地認為,凡是藥物,必定有副作用,因此拒絕必要的藥物治療。有的認為,服藥時間一長,就會對肝腎功能帶來損害。實際上,在臨床上使用的降糖藥,在藥典所要求的劑量范圍內,是安全的,副作用僅見于個別患者。一般而言,這種副作用在停用藥物后即消失,不會給人體帶來嚴重的影響。我們不可因為有百分之幾的患者可能有副作用而諱疾忌醫。高血糖未得到控制與服用藥物所可能有的副作用相比,前者的后果要嚴重得多。高血糖肯定可引起并發癥,特別高的血糖可直接致人于死地。藥物副作用的發生率很低,且可以避免,停藥后可消失。
五大因素決定控糖效果
提高飲食依從性。專家強調,糖尿病患者對醫生給出的飲食治療方案一定要遵從。所謂依從性就是“聽醫生的話”。幾乎人人都知道飲食控制的重要性,但很多糖友尤其是高收入者、中青年人,往往晚上應酬、聚餐較多,將醫生的囑咐拋到九霄云外。與之相反的是,部分老年糖友將生活過成了“苦行僧”,擔心血糖波動,什么都不敢吃,久而久之導致營養不良。這也提醒我們,在制定飲食方案時一定要從糖友的個體情況出發,在他原有飲食習慣的基礎上做調整。另外,中國糖友常犯的毛病是,瓜子、花生、膨化食品、油炸食品等油脂含量高的零食吃得太多,對血糖的影響不可小覷。
降糖治療要合理。合理降糖屬于基礎治療,是控糖中不可或缺的一步。專家說,這里最關鍵的是“合理”二字,不同的人,其降糖目標和方案不盡相同。一個沒有并發癥、年齡較輕、新診斷的糖尿病患者,降糖目標應該嚴格,盡量要降到接近正常標準值;而一個已經出現并發癥、七八十歲高齡的糖尿病患者,降糖目標就應適當放寬,否則反而容易出現嚴重的后果,影響生活質量甚至危及生命。
預防低血糖。患者老王得糖尿病5年多了,最近醫生給他調整治療方案后,半年內出現過七八次低血糖癥狀,有一次非常嚴重,所幸及時被送往醫院搶救成功。預防低血糖是控糖最重要的目的之一,一次嚴重的低血糖甚至會抵消掉多年的抗糖效果。開始一個治療方案后,如果患者多次出現低血糖,那肯定不合適。當然,預防低血糖不只是醫生的責任,患者自身也應規律飲食、適當運動,避免誘發低血糖。
控好體重。在專家看來,體重控制是糖尿病防治最重要的措施之一,糖尿病教育者不僅要幫助患者樹立減肥的意識,還能教會他們控好體重的技巧。每周最好保證有150分鐘的有氧運動,每天運動30分鐘左右,其中慢跑、快走、游泳等都不錯。當然,運動方式也可因人而異,比如60歲的糖友林先生,就將一周的運動做了規劃,每周一、四在室內鍛煉,如練瑜伽、跳交誼舞;每周二、三、五、六、日去戶外運動,選擇騎自行車、慢跑等。
睡好覺。專家提出了一個常被我們忽視的問題,也是她觀點中最具新意的。以前大家很少關注睡眠與糖尿病之間的關系。事實上,一個人血糖、血壓飆升,沖著別人大發脾氣,很可能是他昨晚沒有睡好覺。晚上睡好了,情緒才不會煩躁,才有心情將自己的生活安排好,提高治療效果。睡前來一段輕柔的音樂、看一本輕松的書籍等,都有利于一夜好眠。
(責任編輯:詹遠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做甲狀腺檢查時需要空腹嗎
2024-10-25甲亢患者適合吃什么水果比較好
2024-10-25甲亢會不會導致腹瀉
2024-10-25番石榴降糖膠囊的作用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24
熱門文章
糖尿病I型全方位指南:解析、管理與生活調整
2024-10-25糖尿病I型能治好嗎
2024-10-24糖尿病I型與二型:深入解析兩者的區別
2024-10-24糖尿病II型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足病早期信號
2024-10-24糖尿病ICD10編碼全解析及應用指南
2024-10-24糖尿病IR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