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糖尿病足要注意“內”“外”兼修
糖尿病性足病是糖尿病的主要、常見而又嚴重的慢性、進行性的并發癥之一,是肢體大、中、小動脈粥樣硬化和微血管病變,并伴有周圍神經病變,發生下肢缺血、缺氧、甚至壞疽、感染等病變,而失去正常的活動能力。
糖尿病患者為何會患上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形成的原因主要有3個方面:1、糖尿病慢性周圍血病變,導致血管管腔逐漸狹窄,足部血壓下降,在外傷、感染及氣候變化時易引起壞疽。2、糖尿病慢性周圍神經病變,往往導致足部感覺障礙和抵抗力降低,使足部容易受傷,并迅速潰瘍、感染;感覺障礙表現為感覺喪失或者異常,比如手、腳特別是足部的麻木,走路時感覺像踩在棉花上一樣,或有針刺感等。3、糖尿病患者發生血管病變和神經病變后,如果出現鞋、襪過緊,腳趾甲過長、有力抓撓等情況,就會引起足部皮膚破損,發生糖尿病足。臨床表現為足部發涼、麻木、疼痛、間歇性跛行或足部有感染等。
糖尿病足如何治?
以前對于糖尿病足的治療以藥物治療和手術清創為主,但由于引起足部潰瘍的根本原因—下肢血管狹窄閉塞未能解決,往往“治標不治本”,療效不理想,截肢率很高,給患者及家屬帶來巨大傷痛。
隨著醫學水平的不斷發展,糖尿病足有了全新的治療理念和方法。“內”“外”兼修的綜合治療模式改變了以往隔靴搔癢般治療的尷尬。所謂“內”修,就是修“血管”,從引起足部潰瘍的源頭著手,通過疏通狹窄閉塞的血管,改善病灶處的血供,增強局部的抵抗力,從而促進創面的生長。令人欣喜的是,現代醫學技術和器械的發展,疏通血管不再需要創傷性和風險性極大的開放手術,只需要通過微創的血管腔內介入技術就可達到。這種技術只需要在股動脈(大腿根部)扎一針,應用一些特殊的導絲、導管通過病變的血管,對狹窄甚至閉塞的血管進行擴張,必要時再植入金屬支架。整個過程在局麻下進行,創傷小,基本無痛苦,對身體條件要求相對不高,高齡患者也能接受。
所謂“外”修,就是修“創面”,從創面管理、促進潰瘍愈合的方法入手。在疏通血管的基礎上,對感染灶進行清創,首先利用“水刀”(一種特殊的刮刀)修剪潰瘍處的壞死組織,然后使用醫用“海綿”“薄膜”覆蓋封閉創面,再連接便攜式負壓裝置持續吸引,必要時重復修剪創面,1-2個療程后打開傷口并定期換藥,外敷特殊的膏藥和敷料。在上述的一站式治療和精心護理下,潰瘍灶可逐漸縮小并最終達到完全愈合。
盡管糖尿病足“可治”,但預防仍是關鍵。在控制血糖、血壓的同時,要注意足部衛生,經常用溫水泡腳,避免穿過緊、不合腳的鞋,對雞眼和任何微小的足部損傷或感染都應積極治療;主動戒煙,注意足部保暖。
只要我們重視糖尿病足的危害,加強糖尿病患者的足部防護和自檢意識,如一旦發現相關癥狀,并盡早檢查、診斷和接受科學規范化的治療,一定能還糖尿病患者“完好”的雙足!
(責任編輯:詹遠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做甲狀腺檢查時需要空腹嗎
2024-10-25甲亢患者適合吃什么水果比較好
2024-10-25甲亢會不會導致腹瀉
2024-10-25番石榴降糖膠囊的作用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24
熱門文章
糖尿病I型全方位指南:解析、管理與生活調整
2024-10-25糖尿病I型能治好嗎
2024-10-24糖尿病I型與二型:深入解析兩者的區別
2024-10-24糖尿病II型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足病早期信號
2024-10-24糖尿病ICD10編碼全解析及應用指南
2024-10-24糖尿病IR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