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治療應內外兼修 藥物治療不可少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全身大小動脈,特別是下肢動脈血管硬化引起周圍小動脈出現血栓,形成血管狹窄和閉塞,導致患者足部供血不足,加上糖尿病神經病變而引起的足部感覺缺乏和損傷的一種嚴重并發癥。那么,糖尿病足應該如何治療呢?藥物治療有什么妙招呢?
糖尿病足治療應內外兼修
以前對于糖尿病足的治療以藥物治療和手術清創為主,但由于引起足部潰瘍的根本原因——下肢血管狹窄閉塞未能解決,往往“治標不治本”,療效不理想,截肢率很高,給患者及家屬帶來巨大傷痛。
隨著醫學水平的不斷發展,糖尿病足有了全新的治療理念和方法。“內”“外”兼修的綜合治療模式改變了以往隔靴搔癢般治療的尷尬。所謂“內”修,就是修“血管”,從引起足部潰瘍的源頭著手,通過疏通狹窄閉塞的血管,改善病灶處的血供,增強局部的抵抗力,從而促進創面的生長。令人欣喜的是,現代醫學技術和器械的發展,疏通血管不再需要創傷性和風險性極大的開放手術,只需要通過微創的血管腔內介入技術就可達到。這種技術只需要在股動脈(大腿根部)扎一針,應用一些特殊的導絲、導管通過病變的血管,對狹窄甚至閉塞的血管進行擴張,必要時再植入金屬支架。整個過程在局麻下進行,創傷小,基本無痛苦,對身體條件要求相對不高,高齡患者也能接受。
在疏通血管的基礎上,對感染灶進行清創,首先利用“水刀”(一種特殊的刮刀)修剪潰瘍處的壞死組織,然后使用醫用“海綿”“薄膜”覆蓋封閉創面,再連接便攜式負壓裝置持續吸引,必要時重復修剪創面,1-2個療程后打開傷口并定期換藥,外敷特殊的膏藥和敷料。在上述的一站式治療和精心護理下,潰瘍灶可逐漸縮小并最終達到完全愈合。
糖尿病足藥物治療
糖尿病足病變主要損傷經絡、血管、皮膚、肌腱,甚至骨骼,使患者表現為間歇性跛行,下肢靜息性疼痛,嚴重者皮膚破潰、干枯、變黑,甚至出現足部壞疽而導致截肢致殘。治療糖尿病足一般選擇在控制血糖,加強營養,糾正高血壓、血脂異常、低蛋白血癥,提高機體免疫力,防治感染,積極治療各種并發癥等系統治療的基礎上,采用中醫藥內治和外治法相結合的特色療法進行綜合治療。
中藥泡足熏洗寒凝血淤,脈絡阻滯型局部瘡面中藥熏洗法選用桂枝、附子、忍冬藤、丹參等溫陽益氣、活血通絡藥物;溫熱下注,淤血內阻型選用黃柏、黃連、乳香、沒藥、赤芍藥、紅花等清熱利濕,活血消腫的藥物;熱毒熾盛,陰傷血淤型可選用大黃、黃柏、蒲公英、忍冬藤、土茯苓等清熱解毒的藥物;氣陰兩虛,精傷血淤型可選用黃芪、川芎、當歸、血竭、兒茶等益氣活血,斂瘡生肌藥物。中藥外敷對未發生潰瘍的糖尿病足患者選用消炎膏局部外敷;對已發生皮膚破潰和感染的患者局部用中藥提膿丹、生肌散及消炎膏油紗條外敷。
拂痛外洗方:
藥物組成:生川烏12克,吳茱萸、艾葉、海桐皮各15克,川斷、獨活、羌活、防風各10克,川紅花、當歸尾、荊芥各6克,細辛5克,生蔥4條(全株洗凈)切碎,米酒、米醋各30克。
功效:活血,通絡,生新。
用法:將藥液煎成2000毫升,分兩次,每次用1000毫升,藥液不重復使用。藥液的第一種使用方法熏洗法:適用于糖尿病足0級(指無開放性病變,但有明顯供血不足)。測藥液溫度40℃,浸洗患足及下肢20分鐘。水溫下降時,可隨時加溫,使藥液保持溫度。每天2次。根據病情需要,藥湯可浸到踝關節或膝關節以上部位。藥液的第二種使用方法濕敷法:適用于有開放性傷口需要避開傷口者。用消毒紗布7~8層或干凈軟布數層蘸藥湯,趁熱攤敷在患處,注意不要燙傷,另用一塊消毒紗布不斷地蘸藥湯淋漬患處,持續淋漬20分鐘。
傳統的中醫治療,引起沒什么副作用從而深受廣大患者的信賴,但是中醫治療也有像治療面窄,療效慢等一些特點。所以對于糖尿病足比較嚴重的患者還是要征求醫生的意見,根據病情選擇具體的治療方式,才能更好的治療糖尿病足。
(責任編輯:徐穎欣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1歲9個月男孩身高80厘米是否正常
2024-10-21寶寶打呼魯對發育有影響嗎
2024-10-21泌乳素高是否會影響其他激素水平?
2024-10-21懷孕期間體重增長多少算正常?
2024-10-21治療支氣管發育不全哪家醫院靠譜?
2024-10-215 歲孩子身高 121 厘米屬于超高
2024-10-21輸卵管彌散性炎癥、宮頸管外翻及泌乳素
2024-10-21請問檢查內分泌失調要做哪些項目
2024-10-21
熱門文章
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糖尿病就醫攻略:科室選擇不再難
2024-10-23糖尿病忌口的食物一覽表
2024-10-22糖尿病iv期是第幾期?詳解糖尿病分期與病情管理
2024-10-22糖尿病患者一日三餐飲食食譜:科學飲食,穩控血糖
2024-10-22糖尿病腳腫:成因、風險與治療護理全解析
2024-10-21糖尿病腳腫了是什么原因
2024-10-21糖尿病幾型嚴重?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