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島素抵抗是什么?如何預防胰島素抵抗?
20世紀30年代,人們發現,給糖尿病人注射相同劑量的胰島素,有的病人血糖明顯下降,而另一些病人則效果不明顯;50年代Yallow等應用放射免疫分析技術測定血漿胰島素濃度,發現血漿胰島素水平較低的病人胰島素敏感性較高,而血漿胰島素較高的人對胰島素不敏感,由此提出了胰島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 IR)的概念。胰島素抵抗就是指各種原因使胰島素促進葡萄糖攝取和利用的效率下降,機體代償性的分泌過多胰島素產生高胰島素血癥,以維持血糖的穩定。那胰島素抵抗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和家庭醫生在線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什么是胰島素抵抗?
首先,我們來看看什么是糖尿病。人體細胞要獲得能量,第一步便是讓血糖通過細胞薄膜上的一個通道進入細胞,為細胞提供能量,而胰島素是唯一能打開這條通道的鑰匙。胰島素分泌不足,就如同缺少鑰匙;而胰島素抵抗是外周組織對胰島素不敏感,就如同鎖生銹。這兩種情況,都不能順利打開通道讓葡萄糖進入細胞。因此,葡萄糖在細胞外大量地堆積,致血糖升高,細胞卻得不到葡萄糖而處于“饑餓狀態”,造成以血管病變為主的各器官損傷,人體就發生了糖尿病。
胰島素抵抗有一些典型特征: 1。血脂紊亂;2。肥胖(尤其是向心性肥胖);3。動脈粥樣硬化;4。凝血功能異常;5。高尿酸血癥;6。高胰島素血癥和糖耐量損害等。有條件的患者應進行空腹及糖負荷后體內胰島素或C肽水平測定來發現是否存在胰島素抵抗或不足。如果發現空腹或糖負荷后胰島素水平明顯升高而血糖也明顯升高,或內生胰島功能還可以,外源又補充了胰島素治療而血糖依然控制不佳,那么,患者肯定存在胰島素抵抗。
很多患者可能僅僅服用了促進胰島素分泌的藥物或直接補充胰島素,但肥胖、高血壓、心肌梗死等原因以及年齡增長、病程越來越長,都會促進胰島素抵抗加重,所以就影響了治療效果。
發病原因
導致胰島素抵抗的病因很多,包括遺傳性因素或稱原發性胰島素抵抗如胰島素的結構異常、體內存在胰島素抗體、胰島素受體或胰島素受體后的基因突變(如Glut4基因突變、葡萄糖激酶基因突變和胰島素受體底物基因突變等),原發性胰島素抵抗大多數是由于多基因突變所致,并常常是多基因突變協同導致胰島素抵抗。除了上述遺傳因素之外,許多環境因素也參與或導致胰島素抵抗,稱之為繼發性胰島素抵抗,如肥胖(是導致胰島素抵抗最主要的原因,尤其是中心性肥胖;這主要與長期運動量不足和飲食能量攝人過多有關,2型糖尿病患者診斷時80%伴有肥胖)、長期高血糖、高游離脂肪酸血癥、某些藥物如糖皮質激素、某些微量元素缺乏如鉻和釩缺乏、妊娠和體內胰島素拮抗激素增多等。
腫瘤壞死因子a(TNF-a)增多。TNF-a活性增強可以促進脂肪分解引起血漿FFA水平增高,抑制肌肉組織胰島素受體的酪氨酸激酶的活性,抑制IRS-1的磷酸化和Glut4的表達,從而導致胰島素抵抗和高胰島素血癥。近年來尚發現脂肪細胞能分泌抵抗素( resistin ),抵抗素可降低胰島素刺激后的葡萄糖攝取,中和抵抗素后組織攝取葡萄糖回升。其他如瘦素抵抗和脂聯素水平的降低或活性減弱也與胰島素抵抗有關。骨骼肌細胞內甘油三酯(TG)含量增多也被認為是胰島素抵抗的原因之一,B細胞內TG積聚過多可造成其功能減退。
如何治療胰島素抵抗?
目前首選胰島素增敏劑來治療胰島素抵抗,而胰島素增敏劑主要是噻唑烷二酮類藥物,如羅格列酮、吡格列酮等,尤其對后天肥胖的糖尿病患者療效較為顯著。
如果是以胰島素抵抗為主,且在早期、病程比較短,可單純服用增敏劑,效果就不錯。有研究報道,一旦適應的人群對了,用藥以后的效果非常穩定,可以維持服用。
如果病程偏長,不僅有胰島素抵抗,內生胰島的功能也比較差,就需要聯合用藥,可以聯合胰島素促分泌劑。如果胰島素抵抗比較重,人又比較胖,還可以聯合雙胍類。另外還可以跟糖苷酶抑制劑、外源胰島素等聯用。
(責任編輯:付子顏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做甲狀腺檢查時需要空腹嗎
2024-10-25甲亢患者適合吃什么水果比較好
2024-10-25甲亢會不會導致腹瀉
2024-10-25番石榴降糖膠囊的作用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24
熱門文章
糖尿病I型全方位指南:解析、管理與生活調整
2024-10-25糖尿病I型能治好嗎
2024-10-24糖尿病I型與二型:深入解析兩者的區別
2024-10-24糖尿病II型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足病早期信號
2024-10-24糖尿病ICD10編碼全解析及應用指南
2024-10-24糖尿病IR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腳腫了怎么辦才能消腫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