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網球肘”,學名肱骨外上髁炎,并不是網球運動所特有,是所有球拍類運動中最常見的損傷。
病因:前臂后群的控制伸指,伸腕的主要肌肉都以一個共同的腱即“伸肌總腱”起自肱骨外上髁及鄰近的深筋膜,包繞在肘關節周圍。羽毛球運動中,正手擊球時前臂旋前(即由刀刃砍變為刀背拍的動作)、閃腕、用力抓握球拍;反手擊球時伸肘、伸腕等動作,均會撕扯伸肌總腱。雖然單次撕扯損傷很輕微,但這些肌肉反復收縮牽拉肌肉起點,造成積累性損傷,導致局部無菌性炎癥(包括局部出血粘連、瘢痕形成、微小撕脫骨折、毛細血管疼痛癥甚至滑膜嵌夾等)。
表現:主要表現在肘關節外側疼痛,有時波及兩側,并向前臂外側放射,握物無力,擠毛巾時局部疼痛加劇。檢查時患處可有腫脹,可發現伸肌起點處壓痛明顯,可摸到局部骨質的增生隆起。確診此病,可作旋臂屈腕試驗,方法是前臂盡量內旋,腕關節屈曲然后伸直肘關節,重復損傷機制時,肘部外上髁疼痛加劇。X線通常無異常。
治療:
1、 癥狀輕微者,給予適當休息,避免有害活動,配合理療和藥物治療可以緩解。
2、常用的治療方法是局部封閉,局部注射腎上腺皮質類固醇(醋酸強地松龍、甲基強的松龍等),有助于抑制損傷性炎癥,減少粘連,國內使用這一療法已40余年,絕大多數病人由此而解除痛苦。使用時需注意:
①診斷明確,一定是慢性損傷性炎癥,而非細菌性炎癥或腫瘤;
②注射部位準確無誤;
③按規定劑量及方法進行
④嚴格無菌技術
預防:1.本病是慢性損傷性炎癥所致,故限制致傷動作、糾正不良姿勢、增強肌力、維持關節的不負重活動和定時改變姿勢使應力分散是預防的根本。
2.揮拍是禍首,特別是反拍,這是大多數矯形外科醫生的共識。強烈、反復的收縮造成肌肉微小撕裂,或是使肌腱的伸展超出它們的彈性限度。微小撕裂通常可以自行痊愈,但如果沒有讓手臂有足夠的休息,可能會一再損傷,并造成慢性疼痛。不加以治療的話,持續的疼痛可能很快就惡化為更嚴重的傷害。由此可見,休息與制動是關鍵。
3.器材問題,球拍越長杠桿越長,手柄越小所需的抓持握力越大,弦的張力越大需更強的力量。不要忽視。
4. 上場之前充份活動各關節,打球之前要揮幾分鐘空拍,剛開始打球時要逐漸加力,特別是冬季天冷時。
5. 戴個護肘,就像戴護膝;握拍要放松;逐步增加力量練習。
(責任編輯:宋莎莎 )
文章關鍵詞:
羽毛球運動中常見的運動損傷主要是軟組織的損傷,其治療原則就是按損傷不同的病理過程進行處理。合理的處理有賴于正確的診斷。在損傷即刻,傷部……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