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世界消化系統疾病學術大會與會專家一致認為,幽門螺桿菌感染及其毒性產物在萎縮性胃炎形成腸上皮生化和胃癌的過程中起到了誘導和促進胃癌產生的作用。幽門螺桿菌感染越嚴重,胃癌發生率越高。幽門螺桿菌致癌機制即幽門螺桿菌感染到胃癌的過程是:急性胃炎→慢性淺表性胃炎(潰瘍)→萎縮懷胃炎→腸上皮生化不典型增生→胃癌。
腸胃疾病的致病菌主要有幽門螺旋桿菌、葡萄球菌、鏈球菌、變形桿菌、大腸桿菌等。蜂膠是天然廣譜抗菌素,對上述致病菌作用顯著。腸炎、胃炎、胃潰瘍患者食用蜂膠后,快速消炎止痛、潰瘍愈合、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轉陰。
市面上醫治胃病藥品種類繁多,對于緩解疼痛都有一定效果,但是治愈率卻不高,且目前尚缺公認而確切能夠抑殺幽門螺桿菌的藥物。一些醫療人員在診療中發現,首選單用蜂膠或配合其他藥物治療,復診率很低,特別是能按計劃堅持較長時間吃藥者。從臨床實踐證明蜂膠對幽門螺桿引起的消化道疾患有相當好的抑殺效果。許多患者在堅持服用蜂膠后,發現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轉陰,潰瘍愈合。1988年,某醫院進行潰瘍病臨床驗證,設蜂膠組與潰瘍藥錫類散對照,結果蜂膠組潰瘍愈合率為71.93%,明顯高于對照組(錫類散組26.7%),且蜂膠止痛效果也比較理想。
1994年,據國外的研究報道,蜂膠提取物中的松屬素、高梁姜素、柯因等有很強的抗幽門螺旋桿菌的作用,它們抗幽門螺旋桿菌的活性與一些抗幽門螺旋桿菌的抗潰瘍藥的活性相當。
據中國蜂產品協會蜂療保健專業委員介紹:在國內外臨床應用中,多數胃炎、胃潰瘍患者在堅持服用蜂膠后胃部疼痛逐步消失、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轉陰,潰瘍愈合。
蜂膠具有殺滅病菌、修復胃黏膜、增強消化吸收能力三重功效。
1. 蜂膠具有殺滅病菌功效
蜂膠含有的松屬素、柯因、高良姜素抗幽門螺旋桿菌的活性與藥物相當。但蜂膠與藥物相比具有明顯的優點:長期服用藥物會造成腸道內菌群失調,影響體內代謝,危害健康。
人工合成的抗生素極易形成耐藥性,長期使用會逐漸失去療效。而蜂膠溫和有效,在腸道只抑制和殺滅有害致病菌,而不傷害有益細菌。經常服用蜂膠還能夠起到清理腸胃的作用。
2. 蜂膠具有保護修復胃黏膜功效
蜂膠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能夠起到保護胃黏膜的作用。另外,蜂膠中的活性物質,可增強胃黏膜和腺體的修復保護機制,強化胃腸黏膜的屏障作用,使慢性胃炎和潰瘍性胃炎從根本上得以治療。
3. 蜂膠具有增強腸胃消化吸收能力
蜂膠中含有黃酮類化合物及多種酶類等生物活性物質,能促進人體新陳代謝,增加腸胃蠕動,促進消化液的分泌,改善消化功能。通過全身營養狀況和體質的改善,促進受損黏膜的修復。
由于蜂膠對胃炎、胃潰瘍等腸胃疾病的特殊療效,現在蜂膠對腸胃疾病的輔助治療在全球盛行。
奧地利專家用蜂膠酊治療潰瘍病15例,14例治愈,比常規藥顯效。通過對294例潰瘍病患者且治療觀察,證明加服蜂膠治療組潰瘍疾病可迅速止痛,治愈時間短,治愈率高。
保加利亞專家用蜂膠酊治療慢性腸炎和亞急性腸炎共45例,總有效率高達95.6%,患者對蜂膠未引起任何毒性和不良反應。
在人的腸胃中,除了致病細菌外,還有大量的有益細菌,它們擔任著維持腸胃功能的重任。但如果長期服用抗生素類藥物,腸胃中的菌群就會失調,嚴重影響人體的新陳代謝。而胃腸病患者食用蜂膠,不僅溫和有效,而且不會引起消化道寄生菌群失調。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