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宋長輝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全科
-
放射性腸炎是盆腔、腹腔、腹膜后惡性腫瘤經放射治療引起的腸道并發癥。中醫治療放射性腸炎有多種方法,包括中藥調理、針灸、艾灸、推拿、食療等。 1.中藥調理:常用的中藥有白頭翁、黃柏、黃連等,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作用。 2.針灸:通過針刺足三里、天樞等穴位,調節胃腸功能,緩解癥狀。 3.艾灸:艾灸神闕、關元等穴位,可溫陽散寒,改善腸道血液循環。 4.推拿:按摩腹部,促進腸道蠕動,減輕腹脹、腹痛。 5.食療:多食用健脾益胃的食物,如山藥、薏米、芡實等。 中醫治療放射性腸炎需要根據個體情況進行綜合調理,患者應在專業中醫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2024-10-08 12:5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這樣的疾病就是需要及時的去醫院就診治療的 具體的醫院還是需要就近咨詢和就診治療的。 一般是需要口服中藥治療的方法治療。
2024-10-09 05:04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放射性腸炎? 放射性腸炎是盆腔、腹腔:腹膜后惡性腫瘤經放射治療引起的腸道并發癥。本病最常見于宮頸癌、膀胱癌、晚期大腸癌經鈷、鐳錠放射治療后,繼發率在10%~60%。多數是由于小腸和大腸對放療感受性增高所致。分別可累及小腸、結腸和直腸,故又稱為放射性直腸、結腸、小腸炎。 根據腸道遭受輻射劑量的大小、時間的長短、發病的緩急,一般將放射性病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又根據射線來源放置在體內外位置的不同將其分為外照射放射病和內照射放射病。在早期腸黏膜細胞更新受到抑制,以后小動脈壁腫脹、閉塞,引起腸壁缺血,黏膜糜爛。晚期腸壁引起纖維化,腸腔狹窄或穿孔,腹腔內形成膿腫、瘺道和腸粘連等。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