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毛銳 副主任醫師
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
-
非特異性間質性肺炎的發病機制較為復雜,涉及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免疫因素、感染因素和肺泡上皮損傷等。行用藥存在隱患,身體出現不適時,請務必咨詢醫生,科學治療。
2015-10-09 19:59
1.遺傳因素:某些基因的突變或遺傳多態性可能增加患病風險,如表面活性蛋白基因的變異。
2.環境因素:長期暴露于粉塵、化學物質、有害氣體等環境污染物,可損傷肺部。
3.免疫因素:自身免疫功能紊亂,導致免疫系統錯誤攻擊肺組織。
4.感染因素:病毒、細菌等病原體感染肺部,引發炎癥反應。
5.肺泡上皮損傷:肺泡上皮細胞受損,啟動修復機制異常,導致肺間質纖維化。
綜上所述,非特異性間質性肺炎是由多種因素共同作用導致的。對于該病,應盡早診斷和治療,以延緩病情進展,提高生活質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