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程 主治醫師
廣州市第十二人民醫院
三級
職業病科
-
職業性腫瘤的發生通常與多種因素相關,包括化學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遺傳因素和不良生活習慣等。當身體出現異常時,應趕緊就醫,聽從醫生的指導進行診治,不宜擅自用藥。
2015-09-04 20:44
1.化學因素:長期接觸某些化學物質,如苯、石棉、砷等,容易增加患癌風險。
2.物理因素:電離輻射、紫外線等物理因素的長期作用,可能誘發腫瘤。
3.生物因素:某些病毒,如乙肝病毒、人乳頭瘤病毒等,與特定腫瘤的發生有關。
4.遺傳因素:遺傳易感性在職業性腫瘤的發生中也可能起到一定作用。
5.不良生活習慣:如長期吸煙、酗酒、作息不規律等,會削弱身體抵抗力,增加患病幾率。
總之,職業性腫瘤的發生往往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在工作中要注意防護,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降低患癌風險。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職業性腫瘤? 職業性腫瘤(occupational tumor)是伴隨工業發展而產生的。18世紀(1775年),英國的Pott醫生最先提出了職業與腫瘤的關系,他注意到倫敦地區掃煙囪的童工因接觸煤煙渣,當年齡到30~40歲時,陰囊部位好發皮膚癌;向前追溯至1531年,德國人Paracelsus也曾發現,在Schneeberg地區的礦工中流行一種“致死性肺病”,雖然當時并未認識到是腫瘤,但目前已明確這種肺病就是肺癌。到了19世紀,醫學界陸續報道接觸煤焦油的工人易患皮膚癌,接觸放射性物質的人員多發肺癌、白血病,生產品紅染料的工人好發膀胱癌等。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