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陳舊性髖關節脫位一般不建議手法復位,因為存在多種復雜因素,如關節周圍組織粘連、髖臼和股骨頭形態改變、肌肉萎縮、神經血管損傷風險以及復位后的穩定性問題等。 1. 關節周圍組織粘連:長時間脫位導致關節囊、韌帶等組織粘連,手法復位難以松解。 2. 髖臼和股骨頭形態改變:脫位時間長,髖臼和股骨頭的形狀可能發生變化,不再適合手法復位。 3. 肌肉萎縮:長期脫位會引起髖關節周圍肌肉力量減弱和萎縮,影響復位后的功能。 4. 神經血管損傷風險:強行手法復位可能損傷附近的神經和血管,造成嚴重并發癥。 5. 復位后的穩定性:即使手法復位成功,由于關節結構改變,穩定性難以保證,容易再次脫位。 綜上所述,陳舊性髖關節脫位多數情況下不適合手法復位,治療方案需綜合評估患者具體情況,可能包括手術治療等。建議患者到正規醫院就診,由專業醫生制定合適的治療方案。
2024-10-09 11:37
-
追問是開放提問,不一定是原來醫師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