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脊柱結核和脊柱腫瘤在發病原因、癥狀表現、診斷方法、治療手段以及預后情況等方面存在明顯區別。 1.發病原因:脊柱結核多由結核桿菌感染引起;脊柱腫瘤分為原發性和轉移性,原發性與基因突變等有關,轉移性多由其他部位腫瘤轉移而來。 2.癥狀表現:脊柱結核常有低熱、盜汗、乏力等全身癥狀,局部疼痛、脊柱畸形;脊柱腫瘤疼痛多為持續性且進行性加重,可伴有神經功能障礙。 3.診斷方法:脊柱結核通過結核菌培養、影像學檢查等診斷;脊柱腫瘤依靠病理活檢、影像學及腫瘤標志物等明確。 4.治療手段:脊柱結核主要采用抗結核藥物治療,必要時手術;脊柱腫瘤根據性質和分期,選擇手術、放療、化療等。 5.預后情況:脊柱結核經規范治療多數可治愈;脊柱腫瘤的預后取決于腫瘤類型、分期和治療效果。 總之,脊柱結核和脊柱腫瘤在多個方面存在差異,準確診斷對于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和評估預后至關重要。
2024-10-08 20:23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脊柱結核? 脊柱結核為骨關節結核中最常見的,由血行感染而產生。它好發于兒童及青年,以20~29歲發病率最高。占36.6%,其中以腰椎最多,胸椎次之,頸柞最少。但兒童以胸椎結核多見,可累及幾個椎骨和椎間盤,容易產生后突。頸椎結核亦以兒童多見,好發于第1、2頸椎,易造成病理性脫位。成人多發生在腰椎,一般涉及鄰近的兩個椎體,后突多不甚明顯。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