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周福元 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感染內科
-
地震后易引發傳染病,主要有環境衛生惡化、人口流動增加、醫療系統受損、水源食物污染和心理壓力增大這五個因素。身體健康為重,一旦感到不適,應及時就醫,避免自行診斷用藥帶來的風險。
2018-12-19 20:36
1.環境衛生惡化:地震導致垃圾堆積、污水橫流,滋生細菌和病毒。
2.人口流動增加:受災群眾集中安置,人員密集,容易交叉感染。
3.醫療系統受損:醫療設施破壞,醫療服務能力下降,難以及時防控疫情。
4.水源食物污染:供水系統和食物供應受到影響,易引發腸道傳染病。
5.心理壓力增大:受災群眾身心疲憊,抵抗力降低,易感染疾病。
總之,地震后多種因素綜合作用,使得傳染病發生風險增高,需加強防控措施。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地震發生后,大量房屋倒塌,下水道堵塞,垃圾遍地,污水橫流,飲用水被大面積污染,蚊蠅孽生,生態遭受嚴重破壞,腐爛變臭的畜禽尸體更成為各種病菌生長繁殖的理想場所。
2015-07-25 17:3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印杰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地震發生后,大量房屋倒塌,下水道堵塞,垃圾遍地,污水橫流,飲用水被大面積污染,... 極易引發一些傳染病并迅速蔓延。
2015-07-25 17:36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乙類傳染病? 乙類傳染病是指: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質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熱、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腦炎、登革熱、炭疽、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結核、傷寒和副傷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兒破傷風、猩紅熱、布魯氏菌病、淋病、梅毒、鉤端螺旋體病、血吸蟲病、瘧疾。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