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啟發 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血液內科
-
低凝血酶原血癥是指血液中凝血酶原含量低于正常水平,可能導致出血傾向增加。其病因多樣,如維生素K缺乏、肝臟疾病、藥物影響等。身體不適時,應盡快尋求專業醫療意見,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切莫自行開處方。
2015-07-27 14:18
1.補充維生素K:對于維生素K缺乏引起的,可通過口服或肌肉注射維生素K1進行補充。
2.治療原發疾病:若由肝臟疾病導致,需積極治療肝臟疾病,改善肝功能。
3.調整藥物:某些藥物可能影響凝血酶原生成,必要時調整用藥。
4.輸注凝血因子:病情嚴重時,可輸注新鮮冰凍血漿、凝血酶原復合物等補充凝血因子。
5.對癥治療:有出血癥狀時,采取止血措施,如局部壓迫、使用止血藥物等。
低凝血酶原血癥的治療需根據具體病因和病情制定個性化方案,患者應及時就醫,遵循醫囑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