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陳宇明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三伏天是出現在小暑與處暑之間的一段時間,初伏、中伏和末伏的時間每年并不固定,通常由節氣和干支紀日法來確定。初伏約 10 天,中伏約 10 天或 20 天,末伏約 10 天。 1.初伏:夏至后的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的起始日,初伏一般為 10 天。 2.中伏:夏至后的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的起始日,如果立秋后的第一個庚日在夏至后的第五個庚日之前,中伏為 10 天;如果立秋后的第一個庚日在夏至后的第五個庚日之后,中伏則為 20 天。 3.末伏:立秋后的第一個庚日為末伏的起始日,末伏一般為 10 天。 4.計算方法:庚日是按照干支紀日法來確定的,干支紀日法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紀日方法。 5.節氣影響:三伏天的時間劃分也會受到節氣的影響,比如夏至和立秋的時間。 總之,三伏天的初伏、中伏、末伏時間每年會有所不同,需要根據具體的節氣和干支紀日法來確定。
2024-10-07 20:45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三伏貼? 三伏貼又叫三伏天灸,是指在三伏節氣將藥物做成膏狀貼敷于特定穴位防治疾病的一種傳統療法。一般從頭伏開始貼敷,每10天一貼,貼3-5次。對一些慢性支氣管炎、哮喘、鼻炎、慢性胃腸疾病、頸椎病、腰椎病、肩周炎、慢性盆腔炎、痛經等虛寒類疾病療效確切。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