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付志明 醫師
山東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耳鼻喉科
-
頰間隙感染的檢查通常包括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等,以明確感染的情況、病因和嚴重程度,為治療提供依據。 1. 體格檢查:醫生會觀察面部腫脹的范圍、程度,皮膚顏色和溫度,有無波動感,以及張口度等。 2. 實驗室檢查:包括血常規,通過白細胞計數、中性粒細胞比例等判斷感染的嚴重程度;還可能進行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以確定致病菌及敏感的抗生素。 3. 影像學檢查:如 B 超可幫助判斷膿腫的位置和大小;CT 檢查能更清晰地顯示病變范圍和周圍組織的關系。 4. 穿刺檢查:如果局部有明顯的波動感或膿腫形成,可能會進行穿刺,抽取膿液進行檢查和細菌培養。 5. 口腔檢查:查看口腔內有無齲齒、牙周炎、智齒冠周炎等原發感染病灶。 通過上述多種檢查方法,醫生能夠全面了解頰間隙感染的情況,從而制定出合適的治療方案。患者應積極配合檢查,以便早日康復。
2024-10-07 15: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