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呂洲明 副主任醫師
廣東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骨二科
-
脊柱結核能否治好取決于多種因素,包括病情嚴重程度、患者自身免疫力、治療是否規范及時、有無合并其他疾病、治療后的康復情況等。藥物治療需謹慎,身體出現不適時,應首先尋求醫生的意見,避免盲目用藥。
2015-01-07 17:31
1.病情程度:早期發現且病變局限,治愈可能性大;若病情嚴重,治療難度增加。
2.自身免疫:免疫力強有助于抵抗結核桿菌,促進恢復。
3.治療規范:遵循早期、聯合、適量、規律、全程的抗結核治療原則,常用藥物有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務必遵醫囑用藥。
4.合并疾病:若同時患有糖尿病等慢性病,會影響治療效果。
5.康復情況:治療后注意休息和營養,適當鍛煉,有助于康復。
脊柱結核多數患者經過規范治療可以治愈,但需患者積極配合,定期復查。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脊柱結核? 脊柱結核為骨關節結核中最常見的,由血行感染而產生。它好發于兒童及青年,以20~29歲發病率最高。占36.6%,其中以腰椎最多,胸椎次之,頸柞最少。但兒童以胸椎結核多見,可累及幾個椎骨和椎間盤,容易產生后突。頸椎結核亦以兒童多見,好發于第1、2頸椎,易造成病理性脫位。成人多發生在腰椎,一般涉及鄰近的兩個椎體,后突多不甚明顯。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