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樂翠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產前檢查一切正常的情況下,仍有發生胎盤早剝導致胎兒死亡的可能。這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如孕婦血管病變、機械性因素、宮腔內壓力驟減、子宮靜脈壓突然升高、其他因素等。 1.孕婦血管病變:孕婦患有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慢性腎臟疾病等,會導致底蛻膜螺旋小動脈痙攣或硬化,引起遠端毛細血管變性壞死甚至破裂出血,形成血腫,導致胎盤早剝。 2.機械性因素:外傷尤其是腹部直接受到撞擊或擠壓,臍帶過短牽拉胎盤,羊膜腔穿刺時刺破前壁胎盤附著處等,都可能引發胎盤早剝。 3.宮腔內壓力驟減:雙胎妊娠分娩時,第一胎娩出過快,或羊水過多時羊水驟然流出,都可能使宮腔內壓力驟減,子宮驟然收縮,引起胎盤與子宮壁發生錯位剝離。 4.子宮靜脈壓突然升高:孕婦長時間仰臥位時,子宮壓迫下腔靜脈,回心血量減少,血壓下降,子宮靜脈淤血,靜脈壓升高,蛻膜靜脈床淤血或破裂,導致部分或全部胎盤自子宮壁剝離。 5.其他因素:一些孕婦吸煙、濫用可卡因,或有胎膜早破、孕婦代謝異常等情況,也可能增加胎盤早剝的風險。 總之,雖然產前檢查正常,但仍不能完全排除胎盤早剝的發生。一旦出現異常,應及時就醫,以保障母嬰安全。
2024-09-30 01: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