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管內癌免疫組化結果的含義及應對策略
別導管內癌。免疫組化:3號蠟塊:CK5/6(-);P63(-);SMA(-).2號蠟塊:ER(90%,+);PR(90%,+);Ki67陽性率約10%。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導管內癌是一種早期乳腺癌,免疫組化結果對治療方案有重要指導意義。包括 ER、PR 等指標,以及 CK5/6、P63、SMA 等。了解這些有助于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如手術、內分泌治療等。 1.ER 和 PR 指標:ER(90%,+)和 PR(90%,+)表明腫瘤細胞對雌激素和孕激素有反應,適合內分泌治療,常用藥物有他莫昔芬、來曲唑、阿那曲唑等。 2.Ki67 指標:Ki67 陽性率約 10%,提示腫瘤細胞增殖活性較低,預后相對較好。 3.CK5/6、P63、SMA 指標:CK5/6(-)、P63(-)、SMA(-),結合其他指標綜合判斷腫瘤的特征和治療敏感性。 4.治療選擇:對于導管內癌,治療方法包括手術切除、放療、內分泌治療等。手術可選擇保乳手術或乳房全切術,需根據具體情況決定。 5.隨訪監測:治療后需定期復查,包括乳腺超聲、鉬靶等檢查,以及腫瘤標志物檢測,以便早期發現復發或轉移。 總之,導管內癌的免疫組化結果能為治療提供重要依據,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并積極配合治療和隨訪。
2024-09-30 11:15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乳頭狀癌? 乳頭狀癌(Papillary carcinoma)或乳頭狀囊腺癌(Papillary cystadenocarcinoma),為一種特殊性乳腺癌。其實它是導管內癌的一種,這種乳腺癌多發生在較大的腺管內,其增生的上皮向管腔內突出呈乳頭狀結構,故稱乳頭狀癌。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