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陳康 醫師
山東省立醫院
三級甲等
婦科
-
腳底板疼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足底筋膜炎、骨刺、扁平足、糖尿病足、神經受壓等。 1.足底筋膜炎:長期站立或行走,導致足底筋膜反復牽拉損傷,引起炎癥,產生疼痛。治療以休息、熱敷、物理治療為主,疼痛嚴重時可口服布洛芬、雙氯芬酸鈉等。 2.骨刺:足底骨骼增生形成骨刺,刺激周圍組織引發疼痛。一般通過減少活動、穿舒適的鞋子緩解,必要時手術去除骨刺。 3.扁平足:足弓塌陷,足底受力不均,易導致疼痛。可通過定制鞋墊、康復訓練改善,嚴重者需手術。 4.糖尿病足:血糖控制不佳,影響足部血液循環和神經功能,出現疼痛。需控制血糖,改善微循環,如使用甲鈷胺、依帕司他等。 5.神經受壓:腰椎間盤突出等疾病壓迫神經,可能引起腳底板放射性疼痛。治療包括臥床休息、牽引、藥物治療(如甲鈷胺、維生素 B12)等。 腳底板疼的原因較為復雜,建議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如 X 線、血糖檢測、神經電生理檢查等,以明確病因,采取針對性治療。
2024-09-27 0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