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鞏雪 醫師
山東省中西醫結合醫院
三級甲等
心血管內科
-
先天性髖關節脫位 20 歲后仍有醫治的可能,但治療難度較大。其遺傳因素尚不明確,遺傳給下一代的可能性較小。主要與胚胎發育異常、遺傳因素、激素影響、胎位異常及關節韌帶松弛等有關。 1. 胚胎發育異常:在胚胎發育過程中,髖關節的結構未能正常形成,導致脫位。 2. 遺傳因素:部分患者存在家族遺傳傾向,但并非絕對遺傳。 3. 激素影響:母體激素水平變化可能影響胎兒髖關節發育。 4. 胎位異常:如臀位等異常胎位,增加了患病風險。 5. 關節韌帶松弛:關節周圍韌帶松弛,穩定性差,易發生脫位。 總之,先天性髖關節脫位 20 歲后治療需綜合評估,遺傳風險相對較低。患者應及時就醫,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
2024-09-27 08:18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先天性髖關節脫位? 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是一種較常見的髖關節畸形。特點是嬰兒在出生時,多數為部分或少數全部股骨頭脫出髖臼。病變累及髖臼、股骨頭、關節囊和髖關節周圍的韌帶和肌肉。本病有兩種類型,即典型性先天性髖關節脫位和畸胎性髖關節脫位。后者極少見,為胚胎器官生長時的畸形性疾病,常合并其他部位畸形如先天性、多發性關節攣縮癥,先天性脊椎半椎體畸形等。典型性先天性髖關節脫位可有不同程度的病理改變,輕者僅為髖關節松弛、不穩,重者有半脫位或完全脫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