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謝芳 副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脾胃虛寒脾腎陽虛是中醫常見病癥,多因飲食不當、久病體虛等引起。調理方法包括中藥治療、飲食調理、生活習慣調整等。常見的中藥有附子理中丸、金匱腎氣丸、四神丸等。如果身體不適,請盡快尋求醫療幫助,按照醫生的囑咐進行治療,切莫自行用藥。
2014-03-26 17:30
1. 病因:飲食不節,過食生冷;久病損傷脾腎陽氣;勞累過度,耗傷正氣;先天稟賦不足,脾腎陽氣虛弱。
2. 癥狀:面色蒼白,畏寒肢冷,腰膝酸軟,腹中冷痛,久瀉久痢,完谷不化,小便不利,肢體浮腫等。
3. 中藥治療:附子理中丸具有溫中健脾的作用;金匱腎氣丸可溫補腎陽;四神丸能溫腎散寒、澀腸止瀉。但用藥需遵醫囑。
4. 飲食調理:多吃溫熱、易消化的食物,如羊肉、韭菜、桂圓等,避免生冷、油膩食物。
5. 生活習慣:注意保暖,避免受寒;適當運動,增強體質;規律作息,避免熬夜。
脾胃虛寒脾腎陽虛的調理需要綜合多種方法,患者應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并注意日常的調養,以促進身體的恢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