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傷致右肩關節脫位復位后活動受限如何鍛煉?
患者40多歲,于半年余前外傷致右肩關節脫位,行手法復位后固定(具體時間不詳),之后包中藥,現右肩關活動受限,外展約90度,請問該如何作功能鍛煉?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聶金娥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外傷導致右肩關節脫位復位后活動受限,可通過多種方式進行功能鍛煉,如關節活動度訓練、力量訓練、拉伸練習、物理治療輔助、日常活動恢復等。 1.關節活動度訓練:進行主動和被動的肩關節外展、內收、前屈、后伸等活動,逐漸增加活動范圍,每次 15-20 分鐘,每天 2-3 次。 2.力量訓練:使用輕重量的啞鈴或水瓶進行肩部肌肉的力量練習,如側平舉、前平舉等,每組 10-15 次,每天 2-3 組。 3.拉伸練習:通過拉伸肩部肌肉和韌帶,改善柔韌性,如雙手背后交叉拉伸、手臂上舉拉伸等,每個動作保持 15-30 秒,每天多次。 4.物理治療輔助:利用熱敷、冷敷、超聲波等物理療法,緩解疼痛和肌肉緊張,促進恢復。 5.日常活動恢復:嘗試進行梳頭、穿衣等日常動作,提高肩關節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功能鍛煉需要循序漸進,避免過度勞累和受傷。如果鍛煉過程中出現疼痛加重或其他不適,應及時停止并就醫。
2024-09-26 15:55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肩關節脫位? 肩部關節脫位包括肩關節、肩鎖關節及胸鎖關節脫位,不包括肩胛與胸壁假關節。占全身關節脫位的40%以上,且多發生在青壯年人。男性多于女性。肩關節脫位分前脫位和后脫位,前者較多見。因脫位與肱骨頭所在的位置不同,又分肩胛盂下脫位、喙突下脫位及鎖骨下脫位。肩關節后脫位很少見。小節只就肩關節前脫化進行論述。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