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鵬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腎陰虛是中醫常見病癥,多由久病傷腎、稟賦不足、房勞過度等引起。治療腎陰虛的中藥方有六味地黃丸、左歸丸、大補陰丸、知柏地黃丸、杞菊地黃丸等。 1.六味地黃丸:由熟地、山茱萸、山藥、澤瀉、丹皮、茯苓組成,具有滋陰補腎的功效。適用于腎陰虧損,頭暈耳鳴,腰膝酸軟等癥狀。 2.左歸丸:由熟地、山藥、枸杞、山茱萸、川牛膝、菟絲子、鹿角膠、龜板膠組成,能滋腎補陰,常用于真陰不足,腰酸膝軟,盜汗,神疲口燥。 3.大補陰丸:由熟地、知母、黃柏、龜板、豬脊髓組成,有滋陰降火之效,適用于陰虛火旺,潮熱盜汗,咳嗽咯血等。 4.知柏地黃丸:在六味地黃丸基礎上加知母、黃柏,增強了滋陰降火的作用,對陰虛火旺所致的潮熱盜汗、口干咽痛等效果較好。 5.杞菊地黃丸:由六味地黃丸加枸杞子、菊花而成,能滋腎養肝明目,用于肝腎陰虧,眩暈耳鳴,羞明畏光,迎風流淚,視物昏花。 以上中藥方對腎陰虛均有一定療效,但使用時需經中醫師辨證論治,遵醫囑用藥。
2024-09-27 06: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