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降結腸痛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腸道炎癥、腸道痙攣、腸道梗阻、腸道腫瘤、腸易激綜合征等。 1.腸道炎癥:如結腸炎,細菌、病毒等感染可導致腸道黏膜受損,出現降結腸疼痛,還可能伴有腹瀉、黏液膿血便等癥狀。治療常使用抗生素如頭孢呋辛、喹諾酮類如諾氟沙星,以及腸道黏膜保護劑如蒙脫石散。 2.腸道痙攣:飲食不當、著涼等可引發腸道平滑肌強烈收縮,導致降結腸痛,多為陣發性。可通過熱敷、按摩緩解,必要時使用解痙藥如山莨菪堿。 3.腸道梗阻:糞石、腫瘤等阻塞腸道,引起降結腸疼痛,常伴有腹脹、停止排氣排便。治療方法包括胃腸減壓、灌腸,嚴重時需手術解除梗阻。 4.腸道腫瘤:腫瘤細胞侵犯降結腸組織,可引起持續性疼痛,還可能有消瘦、貧血等表現。治療方式有手術切除、放療、化療等,常用化療藥物有氟尿嘧啶、奧沙利鉑等。 5.腸易激綜合征:精神心理因素、腸道敏感等可致,疼痛多在排便后緩解。治療以調整生活方式、心理疏導為主,必要時使用調節腸道功能的藥物如馬來酸曲美布汀。 降結腸痛的原因較為復雜,若疼痛持續不緩解或伴有其他嚴重癥狀,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進行相關檢查,如腸鏡、腹部 CT 等,以明確病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2024-09-26 20:20
-